“作业改革”典型经验交流·教研组篇
(2014-12-03 13:02:31)分类: 深研作业设计批改评价 |
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尝试
新星小学三至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性、过程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可以增添许多落实新知识的作业方式。比如制作、游戏、调查、实验、数学短文或日记、小课题研究等。
如:制作作业,在复习《圆》单元时,让学生绘制本单元知识点的手抄报,把单元知识点、典型例题、错题分析等配合图形,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课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全班归纳总结、答疑解难。不仅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加深了认识,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实践的成功者。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
比如:设计作业时,可以分为几个星级,由易到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并且鼓励学生尝试更深难度的练习,以加分评比的形式进行表扬,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为此作业设计中,我们应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可以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比如:关于比例尺的作业,不规定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的基础上,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结果第二天学生一共总结了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这类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的思想。
4、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比如: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梯练习,分为三个阶梯:一级——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级——变化题;三级——开放、实践题。并建议喜欢自己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个性、特长,较好地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