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与反馈——李晓晨
(2014-11-25 11:34:48)
标签:
育儿 |
分类: 深研作业设计批改评价 |
好的教学应该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作业,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前面两个方面,第三方面并没有加以重视,这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具有普遍性的,而笔者认为这三个过程缺一不可,尤其是“作业”在整个教和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作业形式,从老师层面上讲,是对整篇课文的一个构想、处理及完善的过程;从学生层面上而言,是领悟老师授课意图、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并在作业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所以无论从老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上看,“作业”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想就“作业”这个话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
二、作业批改
作业的批改应该是教师反思自己作业设计的过程,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 。
1、 发现的过程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一定要带着发现的目光去批改作业,你会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优秀答案。在“感悟亲情”教学任务后,我让同学写写自己心中的“母爱”,结果发现学生写得非常好,俞嘉宾同学写到“母爱是一座折不断的桥,天上最美的风景是彩虹,而人间最美的风景是母爱”,姜聪同学写到“母爱这个字眼,埋藏在心底。悲伤时想起她,如和风细雨;幸福时想起她,如玫瑰的芳香”,多美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好的答案。
2、
3、 积累的过程
三、作业的反馈
1、 有效性:为了达到有效性,在反馈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
次书面作业。
2、 生成性:在第二次作业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所生成,个别学生还是没有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3、 拓展性:通过第二次作业,学生生成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对于生成的知识,要教会学生学
会积累,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会拓展,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是我们期待的作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