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心得体会(5月)
(2016-06-24 17:42:42)分类: 学习 |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任教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具体执行人,他们素质的高低对于幼儿个体的终身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居首位。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琳莲
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如果仅仅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那就体现不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
职业倦怠使幼儿教师缺乏爱心应该承认,任何职业都会有压力,但当前的中国教师,其压力状况令人忧虑。当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职业倦怠就出现了。职业倦怠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幼儿教师正常的工作,使幼儿教师缺乏爱心。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就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幼儿由于年龄小、情绪性强,他们对来自老师的关注极为敏感。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可以让幼儿一整天兴奋不已;反之,一声呵斥可能让幼儿变得胆怯、畏缩。我们搞了一个随机调查,随便问问一个幼儿为什么喜欢某某老师,答案并非我们想象的业务精专、博学多才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是简简单单的“对我们好”、“奖励我小五星”、“帮我梳辫子”等。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喜欢有爱心的老师,幼儿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可是,由于职业倦怠,不少幼儿教师把工作中的压力转移到幼儿身上,面对幼儿的一丁点儿过错,态度粗暴、生硬,不能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给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部分幼儿教师道德失范
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幼儿教师在物欲面前丧失了自我,把对名利的追求当成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