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团队就是带人心——读《干就对了》有感

(2021-03-31 22:40:59)
标签:

教育叙事

杂谈

读后感想

刚拿到《干就对了》这本书时,我就很纳闷,这明明是一位企业高管写的书,谈怎么提高企业的效益,应该是企业家们阅读和学习的,我们这当老师的看这书有用吗?但是翻阅了作者的自序后我的看法就改变了,俞头离开阿里后,投身企业教育行业,他发现成功也许无法复制,但失败却是可以避免的。庚子年新春,作者有时间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业务管理上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1.缺乏自我沉淀,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逻辑和方法。2.缺乏抓手思维,在做管理的时候没有着力点,靠体力管理。3.只管事,不管人。所以在疫情期间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有九个章节:1.学心法:管理者必备的素养;2.定目标:方向与策略对了,路才好走;3.搭班子:组织架构够敏捷、业务能力才能跑得快;4.选人才:管理最大的浪费是在错误的人身上花时间;5.做激励:让员工从被迫执行到主动行动;6.出业绩:如何正确追过程、拿结果;7.育强将:打破业务增长的边界;8.建团队:带队就是带人心;9.炼文化:业务管理的最高境界。我把九个章节都认真阅读了,从作者的详细阐述中体会到做企业管理者的不易,同时感受到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都得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基础,必须懂人。因为人的问题具体包括“人的能力”和“人的心态”两个方面。“人的能力”问题很好理解,“人的心态”问题不一定好理解,大多数人会忽略。其实,人只有在为自己努力时,才能发挥最大能动性。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团队成员的心态,心态建设好了,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其实管理企业也好,带领团队也罢,都是一种管理。管理就得拥有战略思维,就得把握关键,正确决策,组织引导,收放自如。下面我从学心法、做激励、建团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研组建设方面的尝试。

一、理解和帮助

俞头强调管人先管心,不以冷冰冰的制度来管理员工,用温暖的方式表达,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一个领导者需要做的不是站在顶峰向下俯视,而是要识人心懂人性,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向前。换言之,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学校团队管理中也是不错的。

教研组长要学会洞察人心,找到老师内心的工作原动力,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结合,上下同欲,才能产生强大推动力。布置任务说清楚活动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收获什么,下达后了解老师当前的状态,遇到的阻力,需要的支持及情绪的变化及及时的疏导。

在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会经常有优质课比赛和论文评选的活动,一般学校会根据文件要求,让每个教研组上报参赛选手和几篇论文。作为组长需要把这些信息传达到组内成员,让老师们积极参加,但是并不是收到信息的老师就会去行动。一般来说,课赛还比较好安排,因为我们综合组学科多,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师是固定的,年轻老师参加课赛是必须的。而且这事很多人愿意参与,关键的就是给予备课和上课的指导。

那么论文的撰写就要做一番思想工作,私下和老师们谈心,交流多写对自身的成长有好处。一般老师们都懂,但是对于写文章都有点怯,害怕动笔。作为组长就适当提示下从哪个方面去写,运用哪些素材,从哪些杂志去找资料等,让他们感觉有人在背后支持,不会处于头脑一片空白,遇到困难很无助的状态。这样老师们就会开始思考,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征求意见,便于撰写。写出来的初稿也会传给我看看,虽然谈不上指导,但是多一个人旁观也应该是有好处的。正是抱着理解和陪伴的心态,我们综合组的教研活动成果斐然。

二、体悟和激励

人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人处世的心理属性,它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一些事情的本源反应。做管理者要学会体悟人性,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要学会主动,山不过来,我过去,主动检查,分析细节,发现背后的原因,通过观察及制度训练教师的真实反馈。

本学期学校启动了“读书社”活动,要求40岁以下的老师积极参与共读活动。学校领于导225日就把方案发布在学校群里,让老师们积极报名,可是后面无一人点赞或留言,与发布其他信息的相应气氛截然相反。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非常赞成这项活动的,我们这个命运多舛的学校,在一些没有教育管理能力的领导下,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了,现在竟然还有人提出这样的倡议是一种复兴的表现。说起十几年前的“读书沙龙”,由于负责人计划和组织不够,后来相当于“自然流产”了。如果当年的一切都能有序进行的话,但今天我们学校的老师该是多么博学多才,拥有先生般的书卷之气啊!

我们综合组一直没有老师对“教师读书沙龙”表示响应的态度,27日(周日)的晚上我就把大群里的方案转发到综合组的小群里,并且附上一句话“亲们,积极报名,参与的老师学校会发书。”想着有点物质刺激可能会有点效果,过了半个多小时,综合组年级组长说报名,赶紧在群里给她点赞。就这样过了周末,到了新一周的开始,群里还是没有动静。我这个急性子又耐不住发了一大段话到群里“亲们好!本学期的读书沙龙学校是想通过共读交流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当时学校规定40以下的老师必须参加。但是我们几个组长都说,应该以老师们主动报名为主,不要限制年龄杠,像我们已经过了40岁,但是我也想读书。目前我们组老师报名不够积极,我想就算学校不开展活动,大家也是会读书的。而且我们组年轻教师更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肯定要身体力行做好示范。学校在催着交名单,请各位美女帅哥考虑好联系我!”

后来我又跑到了综合组老师聚集的办公室,还是说读书是每天都不可少的,大家家里都有孩子,也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现在学校组织大家一学期共读一本书,任务也不重,怎么就不愿意参与?在我的一再激励下,我们组有10位老师报名参加了。有位领导因为教的是综合学科,也要在综合组报个名。这样又多了一位,报名数竟然在三个教研组中名列第一。听说语文组才5位老师,四位是骨干教师群里的语文学科领头人,还有一位是自己想成长的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之前我就和她说一定要报名参加。数学组有9位,其中7位都是学校行政人员,因为很多领导都是教数学学科的。从整体报名情况看,综合组应该是领先语文和数学一大步,因为语文老师群体最大,有60多人,数学学科也应该有40人左右,而我们综合组拢共只有15人。所以从报名数占总数的比例看,那就悬殊大大滴了。对此我非常欣慰,至少我们组的老师都有上进心和“学习”之心。

三、共情与和谐

只有玩在一起,才能战斗在一起。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他们的心一定是在一起的,所以管理者想要带好团队,一定要带好人心。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纠纷。就说一个组里,事情大家都做了,但是评选优秀的时候名额是有限的。

最近学校进行了年度考核,我们综合组一起21人,但是只有3个优秀的名额。作为组长不能意气用事,要通盘权衡和考虑。比如去年和前年评选的是谁?找一下记录,肯定不能连续评优。在前几年的评选中我就是通盘考虑的,包括快退休的教师,在退休前都会评一个“优”,所以一直没有出现过矛盾。但是近两年学校新进了一批年轻老师,每个人都很上进,也是应该考虑的。我当时就提议一位今年退休的教师和两位新进教师。但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位骨干教师直接发信息给年级组长,要求评自己优秀,年级组长本来就不想给年轻老师优,所以倾向于骨干教师。这样的话就只有一位年轻教师能评,那么对于另一位老师来说,心理难免不舒服。我就说,如果评一位年轻老师,那还不如一个都不给,省得闹得不愉快。后来就评选了退休教师和两位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有能力担当优秀的。

事后,我也和年轻教师说了,组内的优秀是轮流评,你们才到学校两年,明年正好满三年,就顺其自然地能评了,老师们也都没有意见。评优是个小事,其实老师们也未必在乎,但是当你主动和他们说起,大家就感觉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都能欣然接受。

和人打交道有着深厚的学问,我非常崇尚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就是遵循自然法则而不妄为,即君主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是无为的,但有规律,以规律约束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尽管老子提出的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我认为在管理团队过程中也是可以借鉴的。无为所强调的是不要过分干扰或影响正常事物的平稳运营,进一步的说是引导人们不要违背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来做事情。顺应规律,就能接近于这一境界。《干就对了》这本书也是遵循老子的“道”,所以才会让企业蒸蒸日上。愿我们都只能在“道法自然”中成长得更顺利,更舒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