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怎么当父母

(2021-01-18 20:39:32)
标签:

杂谈

教育

教育叙事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先获得从业资格证书或接受过专业培训,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唯独做父母这一行,不经任何培训,无须任何证书,我们就在孩子出生时的哭声中走马上任,立当其责。事实上,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比许多职业学问更为深奥复杂。
近期聆听了几场家庭导师的家教的讲座,受益匪浅。在晨曦老师的推荐下,我下载了家庭教育的APP“家慧库”,并且购买了会员,可以在VIP专区聆听所有的导师课程。刚开始我听的是高子杰导师的《成就孩子一生的亲子沟通技巧》,高老师的课程很亲和,讲得很清楚,她强调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很重要。有天听了郎艺丹老师的《父母怎么说 孩子才会听》,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一定要体谅孩子,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过于操心,过于控制他人,特别是和儿子的交流沟通上,有很多言语上的不足,甚至于对孩子语言暴力严重,对孩子的身心有很大伤害,深度反思中。
由于牛爸出差,我中午回家就忙着做饭,牛宝就在客厅沙发上看书。午饭后他尝试背诵经典打卡,但是到一点二十了,还是没能完整背诵,牛宝又要去学校参加班级的值周活动,所以就说下午放学后再打卡。而且下午他是自己走着去学校的,他说我要相信他自己能安全步行到校,我说“相信你!”尽管晚上的练琴有点拖拉,但是毕竟还是练了,小蜗牛慢慢爬,虽然牛妈心急但也只能陪伴。这一天我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没有对孩子说不爱听的话。上周他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竞赛,上午从老师那里得知他考了96分,没有获奖。中午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并且表示妈妈觉得他考得很好,请他不要难过。然后他问有没有获奖?我说没有,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高分的很多,学校设的奖很有限。他说:“妈妈,你是不是可以给我发奖?”我说可以。他很高兴,还说妈妈的奖会比学校的奖更好。学习后,我对孩子的态度有所好转。但是我现在好好说话,孩子还以为我有什么企图。
有一天中午,牛宝一直在忙着写作文,着急写不出来找手机上网查,看着他依赖手机我也不做声,让他写,但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才写不到一百字。我真的很崩溃,因为我自己非常珍惜时间,哪怕五分钟,我都要做点事情。所有老师都说,如果牛牛能端正态度,自觉点,主动点,他就非常优秀的。我是觉得明明可以做得很好,为什么不呢?非要把自己给耽误了,因为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来了。于是,我再也忍不住了,又吼起来。
当我和晨曦老师分享时,她说,“人在情绪高的时候,很短的时间,效率也是很高效,如果带着情绪去学习,那再多的时间都是白搭。如果把弹琴和做作业都看成负担,结果你可想而知。”是的,我明白,就是有时看着他的状态我着急,控制不住地就说出很多难听的话。晨曦老师又说,“一个人能主宰住自己的情绪,就能攻下任何一座城池。你要对自己有信心,通过你的改变来影响他们,当你真的变了,你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在你没有成长好,还不能影响他们之前,那就是只能什么都不说。会说话是一种智慧,闭嘴是一种修行。一个人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是最大的智慧。”
前两天我又参加了“父母专业课”学习,陈彦桦老师的课从“爱”开始。爱,是在小学就学到的一个字,但这却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误用的概念。多少亲与子之间的伤痛伤害都发生在“爱”的名义下。无论从肉体意义上,还是从精神意义上看,孩子都是人类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天下父母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倾注汗水和心血。稍事思索,就不难发现,意愿、行动、结果是相关相续的三个层次。绝大多数父母都怀着同样的爱孩子的意愿,然而,爱的能力与行为各异,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怎样提高爱的能力从而实现爱的意愿?何为良好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及定规,因为每个孩子秉性相异,天生之材未来的社会功能亦有不同。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边学习边摸索,找到和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另外,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是人世间的眷恋所在。很多父母亲认为爱是深沉无需表达的,这只不过是自己不懂表达的一个无意识的借口。我们要适时表达我们的爱意,不管对父母还是对我们的孩子和伴侣,承认自己的错误,都是生活中必要的,对家人也要放下面子和自大。
晨曦老师说,“今天的课程让你对爱有了更深的认识与领悟。为你的成长感到欣喜,非常感恩你对我的信任和不断的滋养!你的学习力,你睿智的洞察力,你一颗永不停止上进的心,注定你此生会不平凡!你很清楚自己身上需要成长的点,也愿意来为收获幸福努力耕耘着!感恩自己,你身边的所有人必将因为你的改变收获幸福,你的存在必将影响更多的生命绽放。”
人的一辈子,其实都是在寻找一种美的过程,无论是挣更多的钱,住越来越美的个人的居住环境,去享受更好的美食,去穿上更美的衣服……都是自我的人生有一个更美的走向!为什么我心中想要给孩子的这么浓烈的爱,孩子收不到?其实每一个父母的本意都是为了孩子好,有一份浓烈的爱想要表达给孩子。但是在中国,我们在无形中学会了父辈给予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多的是严苛的指责。看到孩子没有做到父母希望的样子,而体现出的不耐烦,不包容,不原谅,甚至还有打骂辱骂伤害以及冷暴力等!我们希望孩子按照我们想要的样子去成长,而忽略了孩子自己固有的本性!
在教育孩子一条路上,我应该秉持的态度和方向,就是去维护和尊重孩子的天性,同时用一份真实的爱去欣赏,鼓励孩子不忘初心,支持、提醒和陪伴孩子不断努力,坚持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