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最糟糕的一首诗为何传诵千古?

(2015-02-25 10:30:20)
标签:

情感

平仄

李白

《静夜思》

糟糕

分类: 挑战权威

http://s15/mw690/005KUQZ1gy6Qp8QFNUi9e&690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作
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但《静夜思》一诗不能不说是名家大范李白最糟糕的一首诗歌,其理由如下:

 1、平仄失粘。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明月,低思故乡。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 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该诗是平起平收,其平仄应该是:

     平平⊙仄平     ⊙仄仄  平平仄  平平⊙仄平 

 2、用词不慎。

  “明月”和“头”三个字都重复,在古代绝句中是罕见的,有失语言的精炼。

 3、逻辑思维不缜密。

  既然知道是月光为何疑为“地上霜”?

所以,作如下修改既合平仄,又不重复。                      

    床前一道光,  疑是降白霜。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么,李白为何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李白作《静夜思》时26岁,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扬州旅馆抬眼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诗篇。当时他的确很年轻,其诗歌艺术成就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再加上他偏重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顾此失彼情有可原。

   李白的这首败笔为何会流传千古?原因有四:

  一是此诗从语言上看,通俗易懂,口语化,易于普通百姓传诵;二是此诗从情感上讲,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迎合了大众心理;三是此诗从意境上讲,月是天下人喜爱也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望月思乡,意境优美,容易让传颂者产生共鸣;四是李白是大诗人,其光环耀眼,后人顶礼膜拜,不敢不愿不会给予评说,否则你就是轻狂或对圣贤的歪曲。
  
我们欣赏《静夜思》,要用拿来主义观点,既吸取精华,又去其槽粕,批判的继承,不能盲目崇拜,否则怎能长江后浪推前浪,超越前人,图谋发展?尤其是把此诗作为小学教材,让学生欣赏积累,教师和家长应以辩证的态度对待。

  我们要点赞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古代大诗人,诗歌的语言不仅凝练生动,而且通俗易懂,适合大众欣赏。这种文风尤其值得当今那些矫情造作,堆砌华丽辞藻的诗人或诗歌爱好者的学习和借鉴,否则把自己的诗作搞得无病呻吟,晦涩难懂,让谁去欣赏?说真的有些诗歌大赛一等奖的作品,真是高处不胜寒,大众难以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