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做什么

(2018-05-21 21:53:35)
标签:

学习心得

教育

分类: 贾英魁

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怎么做

——参加“中原名师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感受(一)


516日,非常有幸作为张丽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加了在河师大附中举行的“中原名师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会上聆听了省基础教研室中语室丁亚宏主任的专题讲座——《用好部编教材 培育学科素养》,观摩了由4个工作室的精英成员带来的4节部编教材的研讨课,还听取了两位中原名师周丽君和郑美玲的精彩点评。会议内容安排非常充实,虽然只有一天,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很多。

2017年秋季开学,全国的初一新生都统一使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那么,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怎么做?在此,就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听丁亚宏主任的专题讲座的感受。

一、要了解部编教材的背景和国家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丁亚宏主任的讲座中,从宏观上讲了国家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强调要大家琢磨其中“坚持”、“完善”、“增强”、“改进”8个字的含义。她又重申了语文学科性质及其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这4点任何时候都要牢记。

丁主任根据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标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应如此。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她强调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语理”的重要性。还分别从篇章结构、段、句三个层次举出实例,解读了语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讲解、如何教给我们的学生。丁主任对“语理”的强调,使我深深地感到,只是埋头让学生在字面上进行阅读和积累,没有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不关注内在的语言运用的规律,学生很难形成并提升真正的语文学科素养。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多多开展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

同时,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关于“语境交流”,丁主任举出2016年河南中考题中学生在答《数字化阅读》中有关图表解读题出现的错误答案,具体地阐述了审题不清,就是没有理解“语境”。是啊,诚如丁亚宏主任所讲——“了解背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方向”。如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不知道方向,结果力出了,车却拉偏了,干上一辈子,也难出成效。

二、了解新教材的突出特点

丁主任还讲了部编教材的突出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每个单元都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双线进行组织选文。

2.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配合写作,写作又巩固阅读。

3.“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A.教读:教读课文23课(讲方法)

B.课内自读:自读课文12课(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C.课外自读:每单元推荐35篇(教师要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D.整本书阅读:每册推荐6

要区分好这个教学体系,丁主任说:教材上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一处安排都是有用意的,教师必须要读。

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单元提示、预习(阅读)提示、注释、练习、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阅读链接、知识补白等。

三、面对新教材,语文教师做什么。

(一)    通观教材,梳理归纳,形成体系。

例如:语文教师可将七上和七下十二个单元的单元主题及要求全部提取出来,1.梳理其中的语文要素,形成阅读能力体系。

     2.梳理写作要素,形成写作能力体系。如:一般写作能力(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怎样选材,发挥联想和想象,文从字顺、语言简明)和记事写人能力(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出人物精神,抓住细节,学习抒情)。

     3.梳理知识要素,形成语文知识体系。如语言知识、修辞知识、文学常识等,知识教学,随文补给。

     4.对相关知识进行透彻研究。如七下第一单元中: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什么是“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二)研读课文,明白课文里有什么

丁主任说,新教材里都是“文选式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要学会用教材教,首先要研读课文。研读课文就是文本解读,文本的解读要侧重要教学。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发现知识,丰富积累——随文补给

解读内容,立德树人——潜移默化

解读形式,语文素养——学科价值

合理取舍,重点突出——课堂实效

关注过程,学会阅读——示范引领

文本解读的标准八个字:

准确(文本的客观属性)  深刻(深入而不晦涩)

独到(自由而不任性)    多元(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参照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教什么

1.用语文的方式教,解读课文的三种方式:

1)深入文本内部,让语言文学自己说话。

2)在语言文字之外,但与文本相关。如:作家风格、文体特征等。

3)完全在文本之外。如:小组合作、音乐、视频等,引领学生表达好自己,进入语言。

2.站在学生的角度,取舍内容,思考教学。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教师出场开始讲的内容起点是什么?不能由已知到已知。

3.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已经提出: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做得还不够,总是怕学生不会学、学不会,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充分展开,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落实。

(四)研究学生,设计合宜的教与学的活动

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设置精要的讲解语。

2.  设置有思维价值的教学问题。

3.  设置真正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要用新理念、新要求处理新老课文。

专题教学要建立“学习任务群”,如部编八下第四单元“活动 探究”,可以分为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13课-16课)、任务二 撰写演讲稿、任务三 举办演讲比赛。这样做的好处有五个:

回归综合性、实践性的本质

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学

突出强调整体阅读、学会思维表达、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

学生任务群教学:有“学习”意识、有“任务”意识、有“群”意识。

尤其强调:如果学生没有收获,一切等于零!

丁主任的讲解,几乎是字字珠玑。最后她用“明确认识、摆正位置、强化专业、丰富底蕴”十六个字进行总结,号召大家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分享完丁亚宏主任的讲座后,我更进一步感受到:语文教师的教学,首先自己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其次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然后才敢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之所以一些教师放不开,是因为自己的专业修炼还不够,尤其是在上各种观摩课、优质课、讲赛课等课上,怕突然出现生成的问题自己hold 不住,不敢撒手也不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胸中有丘壑,无论学生怎么自主学习,就像孙悟空一样,永远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因此,我想先努力从加深自己的专业修炼开始,向丁主任和各位名师们学习。老话说的好: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坚持,虽然缓慢,也总有走向超越自己的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