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晚十点,湖南卫视《中餐厅》开播,而在今天白天,照例在网络看到该节目双网收视第一的捷报,多么熟悉的节奏。
稍微了解综艺节目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餐厅》是一档从宣布立项开拍便遭来质疑的节目,因为从节目的创意来说《中餐厅》几乎跟韩国tvN的《尹餐厅》如出一辙。韩国是在巴厘岛,中国版是在泰国,都是在海岛经营一家餐厅。尤其这一次抄袭的速度还如此之快,更是让网友们有些难以接受,直到现在,网络上还一直在争论不休。
冷眼君昨晚守在电视机前看了首播,总体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有后期的补救,不然这档节目制作之仓促会更加暴露无遗。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冷眼君差不多是在十天前,在朋友圈和微博里看到如下信息,大致内容是:
为了不影响节目正常录制,请大家不要买机票飞泰国象岛,已经抵达象岛的朋友一定不要去现场围观,已经在现场的朋友也要保证不要和明星互动,请大家遵守现场导演的规定,确保节目顺利录制完成。
一般来说,这种在国外连续拍摄的节目,都会是等全部拍摄完成再回国进行统一的后期制作,但是因为任务艰巨时间紧,为了能接档刚刚结束的《花儿与少年3》,就只能边拍边播。据了解,第一期节目的后期只有半个月时间,也是不得不服后期的厉害。
其实对于《中餐厅》这档节目,冷眼君其实是有一些纠结的,始终无法找到一个特别鲜明的立场去评价。制作有瑕疵,但整体工艺水准还是不错的,而抄袭又是事实,大加赞赏与鼓励又总觉得不对。所以,冷眼君尽量不一棍子打死,尽量客观的去评论吧。
治愈系画风下也有不可弥补的瑕疵
节目开篇的象岛空镜,确实很惊艳,CG特效和MG动画让整个节目的画风充满治愈感,还有后期的调色,让整个海岛的颜色变得非常漂亮,确实是夏日周末,窝在沙发里观看节目的最好选择。
比如下面看到的大象、蝴蝶和大海龟的MG动画,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童趣,应该说,节目仅仅靠画面特效就迅速的吸引住了不少观众。
当然能持续留住观众的还是明星,也就是人设。整个中餐厅一共5位明星,店长赵薇,副店长兼招揽担当黄晓明,主厨张亮,洗碗工兼服务员周冬雨和靳梦佳。
赵薇和黄晓明是同学,又都有经商的经历,但是性格差异大,经营理念上也自然不同,这也成为了节目贯穿始终的一个看点。张亮的厨师标签在这个节目里彻底释放,再也不是客串打酱油般的露一手,而是名正言顺的担任起主厨一角,可能除了黄磊老师,另一个专业级的明星也就只有张亮了。周冬雨和靳梦佳属于帮厨身份,同时也担任着“麻烦制造者”的角色,也会起到一定的故事推进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性格稍微有些难以出来。
总的来说,除了黄晓明的人设稍微明晰一点之外,剩下的几位暂时还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还是会有一些偏自然流。不过相信随着餐厅正式的营业,人物的性格会逐渐显现,最真实的那一面也会随之展现给观众。但是有一点,人设不是塑造出来的,是明星自带的,所以如何激发出明星最本真的性格特点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有瑕疵的地方。
第一期的内容主要是各位筹备的过程,能感觉出来,有一些细节连接的地方有后期补配音,为了强化某些剧情,就需要明星对此有更加鲜明的情绪表达。
除此之外,冷眼君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整个餐厅的设计,餐厅设计可能没有太考虑到拍摄。
比如,大家在第一期中是不是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
在餐厅的大厅内拍摄时,由于光比相差太大,使得户外的部分始终处于过度曝光的状态,肉眼看过去几乎是白色的。而在厨房,由于采光非常好,与户外差别不大,于是从厨房往里拍的镜头里,餐厅的大厅就几乎是黑的。
这是全景,再看单人的中景。下图中的黄晓明身后,你应该很难看出来是在哪儿。
其实这就是一个餐厅设计和搭建的问题,象岛这样的海岛一般阳光充足,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固定摄像头的采光问题,尽可能让餐厅与户外的光比不要差得那么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尹餐厅》的餐厅设计了,即便是白天,餐厅大厅里也是有阳光进入,而且有前后门,所以整个场景的采光很好,也很通亮,是适合拍摄的。当然也存在光比的问题,但差距不会那么大。
《尹餐厅》的大厅
《中餐厅》的大厅
其实就目前《中餐厅》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在室内增加灯光,尽量缩小光比差。另外一种就是像《尹餐厅》那样,在门口增加一点遮光的稻草,或者能起到柔光效果的东西。
如果始终是如下的设计,拍出来就会有问题,而这种曝光是后期都无法补救的。
平心而论,半个月时间把第一期节目打磨出来已经算是奇迹了,看看随着经营的正式开始,有了一系列的事件支撑之后,再来看看各位明星的性格变化吧。
抄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记得是在《记无神词》的发布会上,罗英石PD曾就记者提问说中国有抄袭《尹餐厅》模式的嫌疑时,开玩笑的隔空喊话:
“我的节目版权并不贵,可以的话希望购买版权,我们会提供摄影指导及售后。照抄的话不仅很累,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
其实《中餐厅》究竟有多少内容和环节是抄袭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找来对比一下就会很清楚,冷眼君就不一一举例对比了。
但在罗英石上面的这句话里,除了购买版权等关键词之外,冷眼君还发现另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不购买版权其实制作起来会更难。的确,所有细节都需要去摸索,去揣测韩版的制作手法,这当然会更难。比如前面提到的餐厅设计与拍摄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明显的地方。
除此之外,从整个节目的创意出发来说,《尹餐厅》的创意其实是来自日本电影《海鸥食堂》。那是一家开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日本餐厅,然后故事就围绕着这个餐厅展开,整部电影非常温暖。而罗英石PD就是在这部电影的影响之下,进行了真人秀故事的改编,同时以主角尹汝贞为核心,而且餐厅也命名为《尹餐厅》。据说,《海鸥食堂》里的故事,也是尹汝贞非常想去体验的。
但是《中餐厅》的创作背景当然不能说是因为《尹餐厅》,于是就通过店长赵薇的一段内心独白引出了一个想要开餐厅的全部动机,姑且让整季节目变得相对合理起来。
但是相比之下,《尹餐厅》是导演和主演都发自内心的想去体验某种生活,而《中餐厅》更像一档真人秀,是去体验一种体验。
坦白讲,国内综艺节目近几年真的是飞速发展,像《中餐厅》这样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这么高的完成度,在技术层面真的是很不错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抄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冷眼君看来,原因应该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点吧:
1、总局限模,不允许购买模式,鼓励原创,以至于有一些节目其实是购买了版权的,但是因为大环境所致,没有办法公开表达,只能默默承受抄袭之名。
2、买或者抄,其实就是为了让项目有更大的成功率。买模式,有制作宝典和飞行制片人的指导,整体节目的品质有极大保证。抄模式,虽然没有指导,但是根据原版拉片制作,至少不会大走样,也基本算有保障。
3、国内综艺的变现方式单一,只有广告收入这一种,于是为了保证有冠名就不允许失败,不允许失败那就只能抄,市场不给你原创的周期。
4、没有版权意识,不仅不尊重国外的节目,也不尊重国内的原创,如果没有版权的保护机制,何谈原创?
其中,冷眼君认为第三点才是关键,不解决这个问题,节目的制作永远受制于广告主,就很难改变这种抄袭的问题以及国内综艺极度同质化的问题。
如果不出意外,《中餐厅》应该会越来越好看,但也真的不愿意为这样的节目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