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界喜剧王2》依然没理清“跨界”和“喜剧”的本质

(2017-08-02 22:23:03)
标签:

杂谈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183747592-82100DAB30D3F3F48A857815AB9010AE/0?fmt=gif&size=1270&rs=952-889&h=300&w=916&ppv=1



北京卫视《跨界喜剧王》第二季于上周六晚回归,接档了刚收官不久的《跨界歌王2》。BTV对于“跨界”的情有独钟,已经不需要多费口舌说明。


宣传中会加盟的葛优、梁天、谢园三巨头,第一期并没有露面。主持人黄子佼在开场时说了一句,“喜剧零门槛,跨界无极限”,冷眼君并不认同。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67805123-42E26EADC0BB25B0A618B54ACD30ACBB/0?fmt=jpg&size=56&rs=42-39&h=448&w=862&ppv=1


 首先,喜剧是有门槛的,而且不低,专业的喜剧人都经常遭遇瓶颈,更何况是从没有接触过的人;再者,“跨界”是实现个人在另一个领域里的才能,前提是你得有这种才能去支撑起跨界的尝试。这些观点冷眼君之前也表达过。


所以,第二季的《跨界喜剧王》还是没能理清这两个概念,首期节目也依旧差强人意。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47095582-99C88EE66917C763312A2ECB432DE12A/0?fmt=jpg&size=3&rs=2-2&h=48&w=640&ppv=1

简化的赛制规则和素人嘉宾的加入


第二季的节目在规则上做了一些改变,没有了喜剧人作为明星经纪人的设定,助演就是助演。赛制也变得简单明了,每期四组跨界嘉宾,表演过后由现场500位观众进行投票,高于400票跨界成功,低于400票则被淘汰。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73692513-F1C85094484736B6103C8D0C54AD7637/0?fmt=jpg&size=37&rs=28-26&h=443&w=863&ppv=1


为了配合“全民跨界”的概念,每期三组跨界明星,一组素人进行表演。首期分别是邓紫棋、孙艺洲、王博文,素人则是钢琴家兼烤串店老板东子。


在片头VCR介绍时,并没有对不同身份的两者进行区分,但东子表演结束后,并没有进行观众投票,而是一番夸奖之后就离场了。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151918948-650ED903724C3CD81D50194606FF0F85/0?fmt=jpg&size=42&rs=31-29&h=448&w=877&ppv=1


表演过后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结果,换句老话说,为什么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梦想,还是为了宣传自家的烧烤店,只是因为导演组给你打了一个电话而已?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56084719-23F61E235FA1ADBA17E8AFAE10AF4C1A/0?fmt=jpg&size=45&rs=34-32&h=441&w=824&ppv=1


冷眼君觉得这样的逻辑不太对。一般竞演类节目,明星和素人都上台演出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素人进行比赛,明星的表演作为观赏性的附加值,比如各大选秀节目的导师表演秀,《奇葩大会》每期最后一位名人的分享。


再者是星素挑战的赛制,同一个项目素人对抗明星,比如《笑声传奇》;又或者是《我想和你唱》之类的星素互动圆梦式同台。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479576508-E6A2BC1FD43917398E65B55D1AA88727/0?fmt=jpg&size=50&rs=38-35&h=576&w=1024&ppv=1


而参加《喜剧王》跨界表演的素人,不仅有明星嘉宾为其助演,表演过后也不需要接受观众的投票,就像是特意邀请来的大牌嘉宾一样,节目组为其量身定制一个喜剧节目。这样的身份有些未免不对等,希望之后的节目能就这一点进行调整。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59671646-99C88EE66917C763312A2ECB432DE12A/0?fmt=jpg&size=3&rs=2-2&h=48&w=640&ppv=1

助演的光环反而盖过了跨界明星

 

本季由杨树林担任跨界团长,第一期的助演基本上都是他本人及团队成员。所以出场时间最长的他,凭借多年的喜剧功底,反而给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68834951-33023F0680F280DF41F8B131608E12AB/0?fmt=jpg&size=33&rs=25-23&h=440&w=849&ppv=1


对于担任助演的喜剧人来说,这当然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舞台,他们也比所谓来跨界的明星更需要这个舞台。《百鸟朝凤》虽然是叙述代际关系,基于两人的表演,杨树林更像是大男主,带领着王博文进行表演。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533225382-BAA1FAA85F5EE129EEF6420E97ECD3D7/0?fmt=jpg&size=37&rs=28-26&h=446&w=864&ppv=1


邓紫棋的《机械城市》,用的也都是她名字的谐音,以及穿皮裤的老梗,笑点不足,也让她本人的表现力稍显逊色。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491630150-B8D8AF7BAC24E6655CE416D68CFDC730/0?fmt=jpg&size=32&rs=24-22&h=446&w=821&ppv=1


而孙艺洲,是三位明星中戏份最少的。孙艺洲的代表作和陈赫一样,是都市轻喜剧《爱情公寓》。所以在《深夜排档》饰演大排档老板的他,似乎跟以往的角色没有太大反差。


除了少量与助演搭戏之外,更多时候只起到了承接每个故事,触发助演剧情的作用。以至于弹幕都在呼唤“孙艺洲在哪里”,他个人的喜剧能力也没有体现。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47803839-C22C44BCD8FEC2C9A4DD6FA4DD59D260/0?fmt=jpg&size=68&rs=51-47&h=445&w=862&ppv=1


好在邓、孙、王三人分别为429、416、401的票数跨界成功,果然作品不是评判结果的唯一标准。“喧宾夺主”的结果跟剧本的撰写、节目的编排、后期的剪辑都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跟个人的喜剧能力挂钩。


另一个槽点就是,每个作品都植入了歌唱的部分。


邓紫棋唱了《泡沫》,改编歌词版的《不想长大》和《死了都要爱》;东子边弹钢琴边唱了一首《千万次的问》;深夜排档的客人拿着吉他唱歌,还拉着孙艺洲一起听《演员》;王博文打了新歌,还唱了汪峰老师励志热血的《光明》。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321545729-A04E856A3133DF2F984B74B79318C432/0?fmt=jpg&size=27&rs=20-19&h=444&w=862&ppv=1


虽然这些演唱的部分多少还是跟剧情有关,但还是让人有种走错《跨界歌王》片场的感觉。既然是来挑战喜剧的跨界,再次展示本职的技能,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991387225-99C88EE66917C763312A2ECB432DE12A/0?fmt=jpg&size=3&rs=2-2&h=48&w=640&ppv=1

喜剧作品就一定要煽情吗?


第一期三位跨界明星的作品到了中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煽情。


邓紫棋的《机械城市》,用人类和机器人之间跨物种的爱情和生死来打动观众;孙艺洲的《深夜排档》,通过来大排档消费的各个群体的故事引发共鸣;王博文的《百鸟朝凤》,讲述民间艺术传承过程中,父子二人为了梦想争吵最后和解的故事。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27374696-36E67FB313575BCB3060B585AA7D0555/0?fmt=jpg&size=34&rs=25-24&h=437&w=873&ppv=1


虽然《深夜排档》的大背景有天然优势,卖鱿鱼大叔失去父亲的故事也能戳中不少人的泪点,但就作品的完成度来说,冷眼君个人觉得《百鸟朝凤》是本期最佳。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3037795540-7E4D334456AF9385CC7E0DBCBDE96FC0/0?fmt=jpg&size=29&rs=21-20&h=446&w=867&ppv=1


不仅笑点最多,煽情的部分也最不突兀,这可能跟之前同名电影的影响,以及创作结合了王博文、杨树林二人的亲身经历有关。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811788069-B32B29E5A12A76F8D67B0CABE054E507/0?fmt=jpg&size=40&rs=30-28&h=436&w=858&ppv=1


其实喜剧作品走煽情路线未必达不到好效果,重点在于是不是刻意煽情,有没有跳脱喜剧的框架,能不能服务于整个作品。像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当时就饱受好评。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183116476-C28E10C2770C2CD6C40A1E633D9DA3FF/0?fmt=jpg&size=32&rs=24-22&h=459&w=862&ppv=1


但目前的大多数喜剧作品却陷入了强行煽情的泥潭,以反映人生苦难,让观众感动落泪为最终目的。笑点包袱都抛在一边,不研究怎么逗乐,专心研究如何弄哭。所以《跨界喜剧王》是不是改名为《跨界煽情王》更合适一点。


https://qqpublic.qpic.cn/qq_public/0/0-2646851261-2261EDEE6D82A370084C8E85180D0F75/0?fmt=jpg&size=33&rs=25-23&h=444&w=854&ppv=1


第一季的《跨界喜剧王》豆瓣评分只有5.4,而同期同类型的《喜剧总动员》却有7分。虽然《喜剧王》抢占先机提前一周播出,但剧本更加扎实、跨界明星均为影视演员的《总动员》显然让当中的作品有了更好的表现力。


节目的口号是“跨界,我为快乐而来”,喜剧最本质的意义,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而已。就这一点来说,《跨界喜剧王2》做的远远不够。冷眼君也希望后续的节目中,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更有笑点更有质量的好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