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给冷眼君的一封回信,也是手写

标签:
综艺娱乐 |
http://dingyue.nosdn.127.net/KHyoYFe=1v8ISQn7hUSByRIVz4YMB0Q7fCxm1UJSTM1yx1483625221326.gif
在“冷眼看电视”1月3日的推送中,冷眼君给《见字如面》的总导演关正文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是评论了一下节目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档节目,同时也能感受到书信和书写的魅力。
书信,从来都不是一次单向的信息传递,因为每一封信件的投递,往往都伴随着一种对方在未来会寄来一封回信的可能。这是书信的基本礼仪,也是用文字交流的最大乐趣,所谓见字如面,也就这个意思吧。
今日,关正文也非常认真的提笔给冷眼君写了一封回信,居然是软笔书法,字迹完全胜出冷眼君之前的圆珠笔,其认真的态度,让人感动。
冷眼君觉得,这或许就是做节目的另一种乐趣吧。
http://dingyue.nosdn.127.net/fR8zXIbBzsGIH0Jkt4GngpDhZeYHV1e5TtE=8YFo1WivP1483625221329.jpg
信件文字版:
冷眼君:
敬祝 大安
关正文
二零一七年元月四日
http://dingyue.nosdn.127.net/xwDzSXF0mckdhXzvufF1208G6ZqqQFrbKJUjqwPaslNb71483625221331.jpg
针对这封回信,我也再简单做个回应吧。
1、对于节目评论人这个角色您感到陌生,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综艺节目也是这几年才逐渐火热起来,加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评论或吐槽就变得更加容易。但是真正以此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应该在少数,我姑且算一个吧。但是就像您说的,很多影评人逐渐成为了商业炒作的共谋,的确,如果舆论发声也成为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那对产品本身的伤害就太大了。我不敢说我有多么的高尚,但至少目前来看,我是第三方的、客观的和尽可能专业的节目评论,我想我会坚持。
2、至于是否是逆势而为,我觉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看您愿意拿谁做参照物。之所以我会这么定义,是因为从内容本身出发,《见字如面》与当下“主流”娱乐产品的审美是有些相悖的。当然您说世界应该多元化,没错,您的电视作品就是这个本该多元化电视产品里重要的一个类别。文化是大势,是可流传和可保存的财富,所以这样的节目也理应长期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顺势而为当然也能说得通。
3、互联网对于我们当下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其实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所有的逻辑都变了。电视节目、电视剧,甚至是电影,所有这些内容产品的生产都跟我们过去的定义不一样了,由于播出平台的变化,节目叫网综、电视剧叫网剧、电影叫网大,就连观众也开始被称为用户。但是我觉得,好内容的标准是不会变的,大家对走心的内容一定会认可的,因为这方面的内容,现在实在太缺乏了。
4、看来节目的第二季已经进入筹备阶段,特别好,我觉得这个节目的意义除了让大家知道这些信件背后的中国历史之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宣传书写的功效。尤其因为每一封面都比较长,相对于您之前的汉字听写还是成语听写都来的更加鲜活。估计您也发现了,看完这档节目的很多网友都产生了动笔写一封信的冲动,这就是电视人对这个社会做出的一点点价值吧。
最后我想说,我会一直关注这档节目,有关制作上的一些问题我也会在接下来的评论中直接指出,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