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是冷眼君的第196篇电视评论
《奇葩说》第三季的辩论阶段终于正式开播,竟然有一种翘首企盼的感觉,记得上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应该是期盼《奇葩说》第二季开播的时候吧。
作为一档根植于互联网的综艺节目,前两季确实俘获了不少网友的心,话题尺度不断刷新着众人的底线,也将辩论这个“古老”的形式不断开发出了新的枝叶。那随着第三季的开播,一如既往的一周两期,相信大家又能在每周末找到归属感了。
在刚刚结束的第一周节目中,金星以女神的角色再次回归《奇葩说》,“KJM”和“马晓康”也首次合体在《奇葩说》的舞台,也算是从第二季向第三季过渡的一种奇妙手法吧。看完这两期节目,冷眼君感受有三,与各位分享。
感受一:人海战术
可能看了前两期节目的网友都会有同样的感觉,“舞台上的人也太多了吧!”没错,走到第三季的《奇葩说》似乎进入到了一个尴尬的状态,那就是奇葩选手们可能会以一种滚雪球的方式越积越多,老的不走,新的不断增加,第四季的时候,还会将舞台扩大吗?
http://mmsns.qpic.cn/mmsns/21NgjauSdT8y9dCN90jnVssZ7X1IOia738v1YXbVl4MOHWFiahnNicEjw/0?wx_lazy=1《奇葩说》第三季的舞台
稍微数了一下舞台上的人数,主持人马东和每一期的男神女神嘉宾,再算上高晓松和蔡康永,这就是固定的4个人。两个战队分别由新老奇葩组成,一边是15人,分别坐了三排,所以加起来一共就是34人。从上图就基本能感受到,这舞台上乌泱泱的全是人。
我们再来看看前两季的《奇葩说》舞台。
http://mmsns.qpic.cn/mmsns/21NgjauSdT8y9dCN90jnVssZ7X1IOia73XTuJqR8lQe875dtEfLeibicw/0?wx_lazy=1第二季《奇葩说》的舞台
我们不难发现,前两季的选手席位都只有两排,一边8个人,座位之间也相对稀松,不会有拥挤感。再看第三季,每队15人,6老9新,每一期都齐整整的坐在舞台上,瞬间有一种《老炮儿》中茬架的意思,“码几个啊?15个!”
第一季四期海选,所有选手全部出自海选。第二季没有单独的海选,只保留了第一季中的部分人气选手,再将海选揉进了辩论阶段,但保证每一期的总人数不变。到了第三季,8期海选,选出新选手共18名,然而老选手又不能丢,尤其是人气最高的那几位还都签约了米未传媒,以至于前两季的人气选手保留了12名,甚至还把之前的教练胡渐彪和黄执中也加入进队。于是就形成了滚雪球的状态,一边三排,人满为患。
其实在冷眼君看来,完全没必要用这样的“人海战术”,整个舞台码这么多人,而实际上每一场能说话的其实很少。就前两期来看,有好几个两期都没说一句话,也没有一个近景镜头。从功能上来说,这就是一中浪费。
当然,要说舞台上人数众多的综艺节目也有很多,比如前天模式课堂推荐的《Produce 101》←点击可阅读,整个舞台算上MC张根硕就有102人,但是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表达的机会的,而且每一个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http://mmbiz.qpic.cn/mmbiz/21NgjauSdT8y9dCN90jnVssZ7X1IOia731S4V1iasQ6NwLw8Ys5qaVPUhkoAxicXbsl1Yjdpqesq4zfbMcyaoryz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韩国Mnet《Produce 101》的舞台
总之,诡异的“人海战术”是冷眼君很重要的一个感受,不知道按这个逻辑,第四季会怎样,除非老奇葩大幅缩减才行。
感受二:小变化激活蔡高二人
对于将蔡康永和再次回归的高晓松分别组成两个战队的做法,马东也在节目中间接的表扬了一下,应该说,这是一个激活蔡高二人的巧妙办法。
看过前两季的网友应该都知道,这二位的角色为“团长”,即便是金星,也叫“金团长”。在每一期开始辩论之前,让二位团长自由选择一个持方,以支持各自的所选持方的选手们。如果单从一期节目来看,其实也是战队的概念,只不过是临时战队。这样的好处是能够看到蔡高二人的智慧与诡辩,坏处就是会随着辩题的变化而变化,两人也不会那么的针锋相对的去争取什么,因为选手们的输赢与他们两人没有任何关系。
而到了第三季,蔡高二人分别创建了肉松队和大紧队,而且无论是老奇葩还是新奇葩,都是由二位亲自挑选的成员,于是立场就得以分明,也让这二人能非常明确的就一个话题进行辩论。激活了这两人,节目的精彩程度会大幅提升,同时,也让这两人的每一次发言有了目的性,是跟各自站队的成员胜负有关系的。难怪马东在第二期节目中大呼:“我从来没见过这两人这么认真的辩论一件事!”能在第二期节目就看到这二位擦出的火花,不得不说这一小小的改变,确实激活了两人的表达欲望和胜负心。
所以,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不一定每次都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变,有时候一点点小改动就能激活节目中原有却没被充分释放的能量。
感受三:污出新境界
对于“污”这个字的使用可能要感谢“太子妃”,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字用得很好,网友们也都是秒懂和秒接受,因为一个字就解释了很多大家心知肚明的梗,关键这个字随便用,没有限制。
那要说“污”,《奇葩说》的舞台一直以“污”见长,前两季各种梗不胜枚举,而这也成为了广大网友们追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先看几个第三季中的“污点”,随便感受一下。
当然要说新境界,那是因为节目已经不满足于选手和队长之间的插科打诨了,已经将“污点”的魔抓伸向了广告主,VIVO手机就被愉快的“躺枪”。
相信在接下来的节目中还会有大量的“污梗”出现,而这想必也是广大网友最为喜闻乐见的事情,请多多益善。
第三季刚开播,似乎经过先前先导节目的预热和调整,每一个人都迅速进入了状态,新奇葩也完全不需要适应的过程,跟着节目应有的节奏,直接开战。冷眼君将继续关注第三节的《奇葩说》,继续探究节目背后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