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8d6b469556d07f6c37f46251286e5664.jpg
冷眼导读:
昨日的头条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大家对摄像团队的热议,并对韩国团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有了很多全新的认识,趁着热乎劲,今日继续。
本篇的作者邢磊也是国内综艺节目的资深摄像,参与了多档热门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工作,也合作过多个韩国团队。那么,对于韩国的电视同行,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文/邢磊
2015年初的时候,参与拍摄了某台的一档韩国引进节目,既然是韩国版权那也少不了原版的制作团队参与其中,也就有了和韩国摄像合作的机会。
通过和他们沟通,我了解这次合作的不完全算是“摄像”,韩方称之为Visual Jockey,简称“VJ”。在原版节目中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前期拍摄,还要参与到后期的节目制作中。所以,我个人感觉,他们更像是拿着摄像机的“编导”。但无论用什么样的名称来称呼他们,韩方的制作团队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2f2a80933a8c669dc1309417d63a598b.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b97f8bd12e6c87ecff5ee720ab161d8.jpg
第一、作为一名摄像,最重要的一点是工作态度,或者说是敬业。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不同,但都可以拿出相同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工作,虽说有时候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但如果你接受了这份工作,就要拿出百分百的实力来做好,不然砸的也是自己的饭碗。在这点上,我们往往就是期待个人素质的高低,而且往往是因为一个人的态度问题,而抵消了整个团队的努力。
第二、关于纪律,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韩国团队在遵守纪律这方便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或许这点上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比如总导演要求,每一位跟拍摄像都不允许和参演嘉宾说话,因为一旦有交流,就会干扰到嘉宾的很多选择,而韩国摄像就绝对能保证不说一句话。
第三、拍摄路线的走位。从这点上我们能看出一个团队的成熟度,现场10几个机位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穿帮、少穿帮,配合熟练的团队对于自己以及团队中其他人的位置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如何走位非常关键。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9ab76b0f5db32f058375f9d54cc483ea.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3d311358a033b904d05eafe994f5c065.jpg
第四、摄像之间的相互配合。当你的目标人物超出了你的拍摄范围或你的角度不够好的时候,就需要有人帮你及时的补位。而且因为大部分都是多机位拍摄,每一个摄像抓取的细节都会不一样,这时候摄影指导和每一位摄像之间就需要有高度的默契,尤其是遇到突发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拍摄,韩国团队都是用的佳能C100,在拍摄过程中,彼此只需抬眼看一下对方用的什么镜头,就很快能知道对方的景别是什么,这样自己就知道拍什么了。另外,如果我的拍摄嘉宾移动到了我的拍摄范围之外,韩国团队会很迅速的接替我的职责,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的我是没办法拍摄的,如果不补位,那部分的素材就会缺失,等我找到合适的机会之后再移动过去,这方面的意识非常好。
第五、打板之后。一般来说打板之后就是关机停止拍摄了,但是由于当时参与的是一档素人真人秀节目,打板之后出演者反而会流露出更多的真实情感,并且对上一环节进行讨论,有些内容会更出彩,所以这个时候韩方的团队仍然会继续拍摄,来捕捉对于节目有效的内容。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c24584e59db03f9fd1175c4d445b556d.jpg
目前国内摄像团队的问题:
我们国内的团队往往都是临时组合在一起,彼此之间不熟悉,甚至有人抱着干完就走的心态,因此存在着纪律不够严明,配合不熟练,水平参差不齐,执行不到位。当摄像仅仅只是把这个节目当做一个活儿的时候,就很难出好作品。
我觉得现在的拍摄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拍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记录者。现在的节目一般都是多个嘉宾,那么嘉宾中间的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点,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到我们自己的拍摄人物,还要注意及时观察周围的情况和环境,对于目标人物可能发生的事做预判,如果现场环境中有嘉宾遗漏或者没有观察到的信息,我们要通过镜头给到并且带出和嘉宾的关系。
总之,中国的摄像团队还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提高。比如在设备上,韩国的摄像之间都有专门的通讯设备,比如他们是通过一发二收的形式来实现单边通话的,也就是说导演有个话筒就可以把指令传达给所有人。而我们更多是对讲机,甚至有时候对讲机都没有。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