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5日

先导集挖坑预告片填 《盗墓笔记》试图翻盘!
文/纳兰惊梦(冷眼剧作研究组)
http://s4/mw690/005KPEWazy6T5rOSof1d3&690
吐槽满屏为何创造了点播记录?或许真相不止一个。
虽然目前在爱奇艺上线的两集剧集只是更具概念意义的“先导集”而非正片,但其创造的网剧播放记录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根据多渠道的点播监测与舆情反馈监测。我们能够清晰的梳理出如此天量数据的贡献端。
首先作为现象级IP剧,《盗墓笔记》所拥有的原著党粉丝是其它IP剧所艳羡与仰视的,南派三叔呕心沥血十年之作,聚集的粉丝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忠诚度之高远非一般网络快餐文学所能媲美与企及,无论是从大数据监测还是个人身边小范围的随机抽查,都可以印证原著党这个庞大群体是网剧《盗墓笔记》的最主体收视保障。
其次在粉丝经济的催动下,剧方有意识地选择主要角色启用李易峰和杨洋两大小鲜肉+唐嫣一小花的策略,也是积极靠拢时下潮流趋势,加上这些屡屡创造网络活跃度峰值的年轻群体,本身就高度契合网剧平台播出的特性,更是毋庸置疑成为给《盗墓笔记》贡献点播量的第二大主力群体。
除此之外,由于《盗墓笔记》这个现象级IP所带动的媒体与跟风效应,大量的影视爱好者,相关从业人员甚至意见领袖都聚集于先导集的收视群体中,争相一睹这个传说中的现象级IP真容。这个群体对于这部网剧更多的是从专业角度来审视,显然不太可能会与原著党和粉丝党产生同频率的情感共振。
http://s16/mw690/005KPEWazy6T5rQUfT16f&690
先导集槽点这么多正片会好吗?或许还真有翻盘机会
但作为热门IP,作品为粉丝服务的本质并不会改变。在情绪宣泄之后,站在原著党的角度更理性的看待剧版《盗墓笔记》的改编,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姑且不提从盗墓到护宝的画风大变(其实这也完全是为了过审的无奈妥协),如果有《盗墓笔记》正片有两点核心能够完整的保留,那么它还存有大翻盘的可能性:
一个是整个《盗墓笔记》系列故事最为核心的“入墓”以及墓穴中所发生的故事在先导集中并没有露出真容,关于这个部分编剧也多次表态“你们放心,那啥还是那啥的”,为的就是稳定住原著党的情绪。如果这一核心剧情能够最大程度的完整保留,至少就具备了70%的翻盘机会。
另外一个核心则在于铁三角人物关系的构成是否也是尊重原著,从先导集来看,主要角色除了造型实在有些抱歉以外,人物设定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 high少 和程丞澄两个酱油角色的过度抢镜,遭到了原著党们的激烈反弹,都纷纷质疑这两位是否是带资入组的关系户。从随机采访的原著党中得出的结果是,她们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剧情逻辑上都无法接受这两个酱油党对于核心铁三角的破坏,这种情绪基本上与大部分女性无法接受破坏他人爱情婚姻的第三者一样。如果在正片中,对于人物关系结构稳定性的保留,也将为口碑翻拍提供巨大支撑。
http://s3/mw690/005KPEWazy6T5rSC4Bsb2&690
宣传捧上天?或许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
眼下片方宣传中好大喜功的思维逻辑相当严重,大手笔大制作的套路屡见不鲜,动不动搬出“史上最高”来壮声势,却很容易造就高期待值下的巨大落差。
其实在此之前,对于制作方有关于网剧《盗墓笔记》单集千万制作成本的宣传持保留意见。单集千万制作成本,即使对于在一线卫视平台播出的独播剧来说也已经是天文数字,以20集的规模核算就要达到2亿之巨。纵然是李易峰和杨洋两个小鲜肉再火的势不可挡,三剧联播的唐嫣再能承包偶像剧档,也不会有傻白甜式的投资方如此豪气造向一部只在网络独家平台播出的网剧。
可以做出借鉴对比的是,netfilx于去年推出的《马可波罗》号称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贵的网剧,第一季10集总计投资9000万美元,但它天文数字般的制作成本耗费是有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多达400人的布景团队进行搭建的数十处高还原的实践搭建,包括不同风格的宫殿;奥斯卡级的服装设计师为演员定制的多达六千套的戏服和上万件配饰,长期进行拍摄的数百人的马术临演团队,横跨十数个国家的外景拍摄以及长达五个多月的拍摄时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netfilx本身5000万订阅付费用户的基础上才有底气尝试的。相较之下,国内前还不成熟的视频网站付费环境,《盗墓笔记》显然缺乏对于如此庞大投资风险的消化能力。更具可信度的是,打算播出八季的《盗墓笔记》单季制作成达到千万级别,以每季12集的规模也接近单集百万的制作成本。这样的制作成本在小打小闹惯了的网剧显然已经是个不小的突破,但要求《盗墓笔记》的特效制作等等要能够与好莱坞比肩显然是有些勉为其难。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顺其自然的以平常心看待这部超级IP剧,或许能更够获得追剧的快乐。
本文由“冷眼看电视”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