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5-07-09 18:34:21)一年级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川口小学课题组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应该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本文侧重于课堂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参与的一门课程。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每个人由于其先天条件、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尤其是自身努力的不同,身心素质总存在个别差异性和独特性。通过进行个性和谐发展的研究,尊重学生个性化选择,最大限度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地发展。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是关键条件。教师参与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课程建设和开发研究,可以提升专业能力,增长教育智慧,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在改变学生被动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引导”转变为“探究”,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兴趣需要,创设引导教师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文化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基本兴趣和驾驭学习生活的情感态度,努力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学习,建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以宝塔区川口乡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两个班级设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与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并根据实验方案尝试教学实践以获得重要参考意见。
(二)研究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要求教学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要目的探究式学习。
五、研究方案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过程。初步定为调查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
分解研究内容、化为日常工作、落实时间、积累两种资料、多轮循环验证,及时反思总结。
(一)准备阶段:寻找、收集和学习相关专题文献资料。
(二)实验阶段:要将研究过程化为一项一项具体的课堂教学和研究活动等日常工作,如教学、听课、教研活动等,并有记录和相关原始材料的积累,参加一些研讨活动和外出学习时注意收集跟自己课题有关信息。尤其在听课时将听课笔记作细致,重点记录教师提出问题后每个学生的不同思考方式及得出结论,通过锁定这些细节,相信定会对这项研究有所定位。并不时地、阶段性地回顾总结一下,如选择总课题中的一两个小题目做点子课题
(三)总结验收阶段:做好研究过程活动的填写和记录工作,这也是课题结题评审的依据。一旦课题立项,一直到结题报告送出,所有活动和教学工作中都要围绕课题
六、研究过程
引导实验班探究个性化学习
(一)宣传发动
首先得让学生了解探究式学习的意义、过程和方法,这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课题组成员更应该钻研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为了能使个性化教学达到本实验的研究目标,结合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在对实验班进行课堂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七、成果分析
从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实验班的学生在实验前,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讲课的进度,老师提问时,有时不知老师讲到哪。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不能主动地回答问题,需要教师点名才能完成课堂提问。在实验过程中,上述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对于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能主动回答。对于探究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发表个人意见。
八、课题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能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的确定是由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决定的。
(二)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自己选择的内容,内驱力增强,学习兴趣浓厚;同时,增加了智能活动的机会。
(三)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扬长而补短,可以充分挖掘潜能。
(四)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健康发展。师生平等,学习环境宽松、和谐,学生可以张扬个性、实事求是、发表见解。
(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去体验学习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增强创造能力。
九、通过本研究引发的思考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设计,从根本上废除了班级教学,完全采取个性化教学。弊端是教师资源利用不能达到最大化,教学组织困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