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学习体会(邓凤昆)

群文阅读学习体会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4月27—28日我们一行4人到重庆人民大厦参加了以“群文阅读: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程探索”为主题的“全国第三届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树人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大规模推广试验研究”总课题组承办,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徐悲鸿中学协办。本次活动分为开幕式、专家报告、研究课、专家对谈、竞教课、颁奖典礼六个环节。我认真地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及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的八节课,收获颇多。
以前对群文阅读只是一个浅显的了解,但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于泽元教授的《群文阅读教学价值选择及课堂标准》的专题报告让我对群文阅读有了全面二深刻的认识。于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群文阅读的内涵;第二,群文阅读的心法;第三,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第四,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第五,群文阅读的课堂标准。让我们明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仅仅阅读教材,反复挖掘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成长的需要,学生需要广泛地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自己的知识,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的一组文本是一个整体,而非几篇文章的叠加。老师们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去阅读它,它的群文意义才能够体现出来。除此之外,于教授还提出了群文阅读的五个课堂标准:“思想正确、知识准确”“学生对阅读的真正参与”“教师依学而导”“发展高阶思维”“焦点集中、目标清晰、结构简洁”。我特别赞成于教授提到的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他指出:我们的大脑善于记住那些有意义的、系统的事物,而最不善于记住那些碎片化的东西。反观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不管是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班主主任管理,都缺乏系统性。这是要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同时我们的教学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输,而更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这样,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还是学生都能走得更远。
八位老师从群文阅读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阅读形式,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阅读课堂。分别是四川省成都棠湖外语学校杨冬梅老师执教的《可怜天下为父心——于“三读”中知家风》;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会展城第二中学胡娟老师执教的《说出来的和没说出来的——关注人物语言描写中潜台词丰富的内涵》;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刘芳老师执教《儿童视角,独特的生命体验》;陕西省西安爱知初级中学徐天宇老师执教的《爱国诗歌中“情感与形象的色彩”》;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中学范艳娥老师执教《传统节日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广东省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杨森老师执教《登高望远写人生》;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谈放老师执教《“小人物”有“大境界”》;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李晋老师执教《浩气贯日月 文光射斗牛——辛弃疾词三首》;通过学习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新的认识, 落实"群文阅读"的前提是选好文章。教师要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内容选择,进而才能进行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大量的去阅读,去寻找同一个主题的文章,对大量的文章筛选之后给学生去读。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