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4-09-28 15:36:04)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知识 |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转眼间孩子们已经进入幼儿园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中我们首先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会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饭饭菜,尽量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有初步的进餐礼仪----餐前洗手,餐后擦嘴,餐中姿势(小脚并拢,身体坐直,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挑食,经过一个阶段的要求,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家长朋友的配合支持下孩子们的这方面的自理能了已初见成效,但还有少部分幼儿不吃香菇,不吃豆腐,不吃蔬菜、不吃木耳等等,还需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帮助改变。在老师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在班级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会穿脱叠衣物,还有三分之二的幼儿还是不会,这就让我们发问了,为什么?是真的孩子学不会。还是没有给孩子机会,还是…… 家长朋友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请我们家长朋友对照,查找原因: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4.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5.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6.有些家庭成员的教育观不一致,让孩子受了这方面的引领.但不能持之以恒。此行彼不行反而让孩子形成了两面性,对孩子将来的人格的形成都是有影响。
幼儿的自理能力到底指的是哪些内容呢,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洗手歌,孩子边念儿歌边洗手,能帮助他们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让幼儿小便、洗手、喝水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就教他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生活自理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而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这就需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园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家长在家有什么培养自理能力的好办法可以在评论中交流,让我们齐心协力帮助孩子们提高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