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白族村寨之五北泽村

标签:
历史文化 |
环境:元江县的白族村寨位于玉溪市最南部的因远镇,白族所居的九个村在三块小盆地上,它们构成了云南水系元江和李仙江之间中中部最大的坝子,因有这两大河流的呵护和极好的纬度、海拔及地形,造就了这里不可复制的气候和生态资源:海拔1600米、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平均降雨1000毫米。这里又是通往景洪、思茅及南亚的要道,所以一度是滇中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历史:唐南诏时白蛮在元江甘庄筑城,宋时段氏在因远牧马驻军,明清时又有剑川、大理的大量白族迁移到此与之后迁来的汉族、哈尼族等相互通婚、吸收、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剑川白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为主要特征的因远白族。
主产及资源:产烤烟、茶叶、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有金、银、镍、铁、石棉、蛇纹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
人口:九个自然村共有人口6400人左右,其中白族4700人,哈尼族、汉族、彝族、傣族等兄弟民族1700人。
交通要道“五甲”北泽村。隶属北泽村委会,村名一直延用“北(白)泽”。她位于因远镇北面,距镇政府2公里,是历史上的交通要村,从这儿往西南可通墨江县、往南通红河县。全村现有农户120多户,共500余人
http://s1/mw690/005Kz6pmgy70dsAfruo50&690
http://s3/mw690/005Kz6pmgy70dsB3YHg62&690
http://s1/mw690/005Kz6pmgy70dsBzSp2e0&690
http://s7/mw690/005Kz6pmgy70dsCr9Kma6&690
http://s8/mw690/005Kz6pmgy70dsCCORVc7&690
http://s9/mw690/005Kz6pmgy70dsGhPiE28&690
http://s4/mw690/005Kz6pmgy70dsGRMIz43&690
http://s11/mw690/005Kz6pmgy70dsH3xUK9a&690
http://s15/mw690/005Kz6pmgy70dsHDXeSbe&690
http://s3/mw690/005Kz6pmgy70dsI997Q42&690
http://s13/mw690/005Kz6pmgy70dsJ4Pg01c&690
http://s11/mw690/005Kz6pmgy70dBwSOr84a&690
从元江最早志书《元江府志》上看,康熙时期就有北泽,那时的元江军民府管辖到西双版纳的,总共村寨也不过几百个,可见北泽村的历史悠久;道光《元江州志》正式确定为五甲。
http://s15/mw690/005Kz6pmgy70dyu2JYy2e&690
康熙《元江府志》
http://s2/mw690/005Kz6pmgy70dyeBKO591&690
http://s12/mw690/005Kz6pmgy70dyc5Yev0b&690
道光《元江州志》
三、民居、庙堂、城门
http://s2/mw690/005Kz6pmgy70dxO6fXXd1&690
http://s9/mw690/005Kz6pmgy70dxQ3Aggc8&690
http://s11/mw690/005Kz6pmgy70dxQBuWKea&690
http://s6/mw690/005Kz6pmgy70dxR4vwVc5&690
http://s3/mw690/005Kz6pmgy70dxREnBg92&690
http://s1/mw690/005Kz6pmgy70dyShpfif0&690
http://s7/mw690/005Kz6pmgy70dyTobJAe6&690
四、教育。北泽小学是元江为数不多的“百年学校“,较早的相片已无法找到了。
http://s9/mw690/005Kz6pmgy70dzdth6o98&690
http://s13/mw690/005Kz6pmgy70dzgtBBq9c&690
http://s8/mw690/005Kz6pmgy70dzmtWVp27&690
http://s11/mw690/005Kz6pmgy70dzyxCwG7a&690
北泽村,寨子不大人口不多,但民族和姓氏还较复杂,下期我们将介绍各民族和各姓氏以及书画、碑刻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