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室书灯
石室书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47
  • 关注人气: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2018年成都市(2016级)高中语文第一次诊断性检测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2018-12-24 10:26:29)
标签:

备考策略

陈庆烈成都四中

高考

石室中学

成都一诊

分类: 高考语文

2018年成都市(2016级)高三“一诊”作文审题立意参考

成都市石室中学   陈庆烈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青年演员  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审析】

     这是一道由多个相关联的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其命题形式与2017年全国卷Ⅱ卷、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相似。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步骤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每个句子含义,提取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寻找契合点;

第三步,找准立意角度,确定中心思想。

第一步:弄清每个句子含义,提取关键词。这里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中每句话的内涵和范围,即这句话是谈什么方面的问题,原句的观点是什么。第一句话“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是说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谈的是“爱国”“奉献”方面的问题(关键词“爱国”“奉献”),当国家有难时,或者为了国家利益,革命先驱敢于牺牲自己一切,这是此句的主要意思。第二句话“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反映出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责任担当,从这句话可以提炼出 “奉献”“责任”“担当”等关键词。第三句话是青年演员罗海琼在接受《华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当时记者问罗海琼:你现在很幸福吧?你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罗海琼回答道:是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心里很满足。每个人幸福的标准都不一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这句话,表达了青年一代的幸福观和人生追求,他们追求的是“简单平凡”,关注的是“亲情”的温馨幸福。可以提取“平凡”“家庭”“亲情”等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寻找契合点;这三个句子,看似无关,实则有着内在联系。三句话,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人生追求。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牺牲时年仅32岁。她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人生追求是“为国献身”。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因此,他的人生追求是“为全人类做奉献”。这两种人生追求都是崇高伟大的。正是有了这些革命先驱和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责任担当,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美满生活。那么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关注“身边最亲近的人”,让他们“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也是一种朴素的人生追求。不过,我们还可以推想,当今青年人是否都应该像罗海琼一样,仅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就行了呢?青年人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追求呢?……由此可见,这道题的三句话是一个闭合的话题体系,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近、相关或相反)。

第三步,找准立意角度,确定中心思想。题干中要求考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考生可以选其中某一句话来立意,或者任选其中两句话来立意,或者综合三句话来立意。但这道题与2017年全国Ⅱ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命题者没有明确告诉考生,要以其中“两三句为立意基础”,而是说“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因此,最佳角度是综合三则材料内容立意。如果单向理解某一则材料并侧重于某则材料而进行写作,显然消减了材料的整体性。当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立意,行文时都应该“融合”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

从材料内容上看,第三句话与前面两句话应该有一种“对比”的意味,面对革命先烈和科学家的“为国”“为所有人”的牺牲奉献精神,作为青年演员的罗海琼却只想着“身边最亲近的人”。这就不得不引发考生去深入思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社会,我们青年一代难道仅仅关注“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就够了吗?我们是否还需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是否还应该学习科学家孜孜不倦,牺牲“小我”为人类谋福利的“大我”精神?我们可曾想过,如果没有先烈们的爱国与奉献,如果没有科学家们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的“小家”还能“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吗?再有,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考生如能深入地思考,立意自然就会显得深刻了。

总之,这个题目在审题立意、写作空间和层次梯度上,都有很好的导向。它引导学生既不忘过去的爱国奉献与责任担当精神,又引导学生关注个人成长,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考和表达,是一道具有时代感和思辨空间的好题目。

【参考立意】

   1、当今,仍需爱国与奉献;

   2、做人,应有崇高的追求

   3、既要顾“小家”,更要念“大家”

   4、既要“关注身边人”,更要关注“所有人”

   5、爱国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6、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7、不忘过去,珍惜当下

   8、“小家”的幸福来自“大家”情怀

   9、当今,我们应该有“家国情怀”

   10、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使命)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时间仓促,必有疏漏,望批评指正。微信号cd5201008)

http://s16/mw690/005Kua1zzy7qdTOIIATb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