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嘉宝果”的几点教育启示

(2022-04-27 09:50:30)
标签:

教育

文化

校园

分类: 教育思考

早晨,当我到达办公室,看见公共桌上摆放着一筐新鲜的“嘉宝果”,紫盈盈的,惹人注目。“嘉宝果”的主人梅梅老师不在,但她已留言,大家洗来吃,新鲜采摘的嘉宝果,赶紧尝个鲜。

杨杨老师勤快,用果盘立马清洗了一些嘉宝果,招呼大家都来吃,并且微笑着温馨提示:梅梅老师说了,吃的时候,一定要把嘉宝果的籽和果皮,连同果肉一起吃了吞下肚,不要吐出来。她边吃边示范,边赞叹,这样连皮吃还挺好吃的。

我拿了两颗可爱的嘉宝果,放入口中品尝。嘉宝果果肉清甜,但果皮有酸涩感。若是只吃果肉,吐出果皮和籽,味道上佳;可是连同籽、果皮一起吃,口感复杂,而且酸涩感要略大于清甜感。我边吃,边“诉苦”,反馈告诉杨杨老师,“果皮我吃不下呀,苦的,我还是吐出果皮吧”。杨杨老师一再劝说,不苦的,好吃,吞下果皮和籽,这样才吃到嘉宝果的营养。奈何“酸涩感”打败了模糊的“营养价值”,我还是选择只吃果肉吧。

嘉宝果的主人梅梅老师回到了办公室。她热情地招呼每一位老师来品尝她昨天现摘的嘉宝果,然后告诉大家,嘉宝果要连皮带籽一起吃。我们说这样吃不下,梅梅老师微笑道:“要带皮吃的,这个果皮里有着满满的花青素,对眼睛特别好,大家一定要把果皮嚼碎吞下去哦”。嗯嗯,这么丰富的花青素,我要不要考虑“改变”一下吃法,争取把果皮吞下去,我有点“动摇”了,但我还是想清甜着吃。

梅梅老师一鼓作气地接着说,“连皮和籽一起吃,这才是嘉宝果的全部营养价值,你连皮吃下去,吃一颗,就年轻一岁哈,多吃几颗,多吞几口果皮,你年轻好几岁哈。”哈哈哈,我一听这个呼吁,吃了果皮“年轻”好几岁,赶紧拿起两颗嘉宝果放入嘴里嚼,“忍着苦劲”吞下去了。你看,把物品的价值放大到足够得吸引人,就能让人“心动”加“行动”了。虽说效果不是立时见效,但心理作用不可小视,在“此番广告”的代入下,我已“成功地”克服酸涩感,吞下嘉宝果的果皮了。

还有后续故事。梅梅老师分享道,“周末朋友来家,她家先生端出沃柑请大伙吃,她一端出嘉宝果请大家品尝,沃柑就无人问津了。可见大家都知道嘉宝果的营养丰富,不容错过。”如此有价值、有魅力的水果,现在就在办公桌上。至此,大家都吃起来了,并且——连皮带籽地吃。

从杨杨老师号召大家连皮吃我的各种“吃不下果皮”;到梅梅老师的三番“成功”呼吁,我心甘情愿、欣然接受了连皮带籽地吃嘉宝果。我反思自己的“改变过程”,对照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 清晰地预见“学习效果”

这在教学中,大多属于一种“目标法”教学。将目标前置在学习之前,带着目标学习,并且能预见学习效果,这能很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诚如嘉宝果的花青素肯定会带来的丰富营养,学习的“甜蜜”效果也可以前置和预先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 用生动的语言带入情境

吃一颗嘉宝果就年轻一岁,多吃几颗,年轻好几岁哈”。这话虽是夸张,却是动人,将人带入一种“回到年轻”的体验感。人人都想拥有的年轻美好,吃嘉宝果,就可以做到。我知道这是广告,但这不影响你听到这句话的心动与行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做到这一点。李佳琦的带货模式,也是如此。

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需要如此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情境,助力课堂,提升课堂效果。

三、 不妨使用一下故事形式

故事的魅力,不言而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故事难忘,效果明显。梅梅老师讲的沃柑与嘉宝果的对比故事,让人不禁对嘉宝果的“印象分”瞬间增值。

教育教学里的故事形式,同样受人欢迎。“故事法”可以多用起来。


吃“嘉宝果”的几点教育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