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心未改,暖在心中——读于洁老师《我就想做班主任》一书

(2021-02-19 18:54:14)
标签:

情感

教育

文化

校园

分类: 教师阅读

        读于洁老师这本《我就想做班主任》,有很多的感动和感慨。刚入职的班主任,读到这本书可以有很多的开启。如我这样从教当班主任20年的老师,在书中读到很多心有戚戚然,获得很多相同的认同感,读了这本书,内心更加笃定和平和。

       现如今,在学校工作的班主任一职里,很多人对此事避恐不及。班主任琐碎又多又杂,又忙又累又烦不说,还有各种被投诉、被埋怨的风险。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班主任,能逃离的都想办法逃离。可是于洁老师这本书,题目就说“我就想做班主任”,你一定被这种底气和勇气所感动。并且想到书中一探究竟,是什么力量生发出这样的执着,是什么智慧,在处理班主任繁琐的工作时游刃有余?这些都能在书里得到答案。

  我是学中文的,到小学后是教语文。这些年,除了怀孕生二宝的时候(高龄孕妇),有半年没当班主任。其余的时候,都是在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艰辛付出的,每一个可爱的班级背后,都有一个殚精竭虑的班主任。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都需要重启新的工作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教育生态与特色。有的时候,每当我们找到一把开门的钥匙时,却发现锁又换了。这大概便是每接一个新班时的状况。于是再上路,再摸索。所以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观念与思维是需要不断的被更新的。感谢于老师的这本书,我再一次被更新……

 

       一、初心与情怀

       在这本书里面,我读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初心。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前的学生必定是各种各样的,总有缺陷的,完美的孩子少之又少,几近罕见;我们面对的家庭,必定是各种各样的,总有问题的,幸福的家庭少之又少。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显出你这个老师的珍贵。当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的时候,我们要坚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哪怕一个学期只改变了一个学生,只改变了一个家长。哪怕一个学期只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一点点,只改变了一个家长的一点点也好啊,也是班主任价值所在。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你看那些花儿,风把种子撒在荒郊野外,或是高山沙漠,或峡谷角落,风霜雨雪,烈日焦灼。如果提前了解了所要面对的人生,他们是否还有勇气绽放?可是这们不管多么艰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他们,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不问西东。野百合也绽放着自己的春天,小小的草儿也接着自己的籽儿。

       也许老师也是如此,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教育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那么多那么多的老师,不管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生源有差异,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勇敢,不问西东。唯有如此,才会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来的不懊悔、不羞耻的平和和喜乐。

        这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我们做教育,做班主任的初心。

        似乎的确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家长也开始左挑右剔了。反反复复地谈话,恳切地提出希望,请家长到学校一起来做工作,一次一次地家访,十八般武艺都用尽。最后哀叹一声:“油盐不进”。在一丝丝的拉锯战中,老师们的挫败感油然而生,渐渐地职业倦怠感像雾霾一样压抑在心头眉间。

       曾经的无力感令人记忆犹新,直到我们黔驴技穷决定死心时,反而笃定起来,也就那样了,还能糟糕成什么样?我们不再纠结能否感化一个迷途的孩子,也不再企图用言语点石成金,更不再期待自己有什么本事可以触动他的内心。愿把一颗真诚坦荡的心化作暖阳,日升日落周而复始,不知不觉融化坚冰,守候春天。

       也是,当你板着脸企图去教训一个学生的时候,他早已经武装好了自己,全身戒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一心为你好,可是你却以为我要伤害你。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尊重和真诚要放在第一位。也许在与学生相处时我们费尽心血终究颗粒无收,但是只要你真心待他,若干年后,他回忆起你时,定然没有其他,只有暖意。

       是的,当我们黔驴技穷的时候,我们还有一张王牌——一颗真诚坦荡的心。这便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教育的情怀,于老师的情怀。

 

        二、做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

        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需要说专业的话,做专业的事。

      “专业”这个词语,包含的意思很多,而首先应该有的含义,是平和的情绪。如果没有平和的情绪,其他都谈不上。因为当情绪冲动的时候,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教育从来都是艰难的,如果每个学生都那么让人省心,那么聪明伶俐,那么乖巧顺意,那么教育也许就只要教而不需要育了,只需要一台电脑播放知识,而不需要教师这个职业了。

       教师这个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更多的与人沟通交流的专业知识。于老师在书中写到她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对学生说的这句话是一个老师说的话吗?”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具备专业区分度的问题呀。

        有时候,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对某个学生忍无可忍,可是你知道吗?他也对你忍无可忍呢?可他还是忍了。

        在教育工作中,在班主任琐碎的工作中,一切包含着“鄙视”“怨恨”“讨厌”“嫌弃”的眼神、话语、动作,都是不专业的,在教师这个职业中都应该避免,否则就算你表白千万遍“我是为你好”,也没有用。

        一个情绪平和的母亲是一个家庭最需要的,一个情绪平和的老师是一群学生最需要的。教师的修炼和专业程度,要从平和的情绪开始。

 

        三、受委屈和吃些苦的准备

        每一个新的学年,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教师工作依然要做好受委屈的准备。

        不仅仅做老师,其实人生也是这样。无论你怀着多大的善意,仍然会遭遇恶意;无论你抱有多深的真情,仍然会遭到怀疑;无论你呈现多少柔软,仍然要面对刻薄;无论你多么安静地只想做你自己,仍然会有人认定你是追求名和利;无论你多么勇敢地敞开你自己,仍然有人会在背后议论你。

       不必因此而觉得委屈,尤其是在教书育人这件事情上,一定不要让我们的情绪受到负面因素的污染。总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一些你就算对他再好,他们也是木知木觉的;有一些你稍微只是他的一些缺点,他们就会对你怀恨在心;还有一些在家里就是小霸王,误以为全世界都围着他转的……也许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沟通不顺畅的缘故,他们不知道你付出的心血,也不能理解你的用心良苦,甚至还对着你指手画脚来教你如何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不要因此而觉得委屈。走进餐厅,厨师烧得再好的菜也会被人说三道四,咸了淡了,油了素了,这个说要吃面,那个时候要吃粥,从来没有100%的满意。

       教书也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你若是因为看到听到一些负面的东西而万分委屈,你的情绪就会被左右。做老师,心胸一定要宽阔,只要你凭着良心做事,不求人人说好,但请有问心无愧。

       新的一学年,依然要做好吃些苦的准备。

       教育注定是艰难的,人的性格中有52%来自遗传,几乎永远无法改变。所以我们常常感慨,有的学生真的很聪明,但就是懒散不求上进,要是他能勤快一点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好。其实有可能这样的懒散和不求上进永远无法改变,因为来自遗传。在剩下的48%中,能够改变的也是微乎其微,除非是他自己想要改变。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只是学生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一个重要他人,永远不要指望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永远不要指望一次鼓励一次批评就可以让一个学生彻底醒悟。教育从来没有那么神奇,我们遭遇的更多情况是学生的进进退退,在一次次犯错——教育——改正——再犯错——再教育中,有些老师的耐心被消磨殆尽,从而选择彻底放弃。教育就是一次次拉锯战,永远不要选择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也许有时候学生毕业了,我们还是没有教育好他,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已尽力。真正的收获,便是你内心的一份平静和无愧、无悔。

       教育注定是艰难的,我们甚至要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做斗争,学校里的苦口婆心敌不过社会上的网吧游戏,那么多的家庭战都在生意场上,那么多的家长忙于应酬,忙于生活,他们的孩子在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里缺少精神的陪伴和父爱母爱的引领,他们无法和父母一起徜徉与天地之间,感受大自然的花香鸟语;他们在价值观世界观即将成型的时候,缺少了来自父母的榜样的力量……

       教育注定是艰难的。仿佛一株小草要在钢筋水泥之下破土而出。可是如果没有教育,世界是多么苍白、愚昧、狂妄、嚣张与荒凉。

       做教育的人,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吃了很多的苦,而历经艰难曲折的时候,我们自身的人生修养也在不断提升,当我们不再斤斤计较学生与家长的一些误会或者冲撞,当我们百转千回上下求索寻找最好的教育方式,当我们在艰难的思考和尝试中发现了教育的柔软与美好,我们的人生也会有一种质的飞跃。

        做一个笃定的人,及时清零。忘记过去,努力向前,向着标杆奔跑,做一名笃定的老师,多好!

 

        于老师的这本书,开启了我的新的教育人生。我做了六页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心中甚是感恩,与这本书的相遇……


初心未改,暖在心中——读于洁老师《我就想做班主任》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过菜市场
后一篇:慢时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