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公益堂之《三字经》3: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标签:
教育校园 |
分类: 培训学习 |
同学们,早上好!我是龙老师。今天是 10月
20日,历史上的今天,1973年10月20日,
好,下面正式进入今天的课堂。读好三字经,学做中国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请打开书本
1、首先我们来诵读一遍。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这句话的意思。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传:这里读zhuan
公羊、左氏、谷梁是三个人名,他们都为《春秋》这本书做了解释和注解。为什么要为《春秋》这本书做注解呢》原因是这样的。《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彩,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微言大义,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配合注解一起读,才能研读明白。这就有点像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一本工具书,或是是字典,或是是《教材全解》这样的参考书,帮助我们在学习时,减少一些阅读障碍,更容易理解消化。
公羊高所著的叫《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叫《左传》,谷梁赤所著的书叫《谷梁传》,这三本书,合起来叫——三传。这就是“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这一句话的意思。
3、我们再来看: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这一句
经——指的是经书。子——这里不是指小孩子。这里涉及到古代书籍的分类,四大类——经史子集。你听,经书是一类,史书是一类,子,这是指诸子百家的书这一类;集,集合的集,是指历代作家诗文词文集,比如《全唐诗》《古文观止》这样的文集。
其中,经书是指儒家著作,我们常常说“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呢?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很多的书名你一定听说过,或是读到过一些。“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另外,关于诸子百家的由来,想必同学们有所了解。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开始逐渐由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这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和原来相比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文化知识和思想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
这些方面的变化使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很多有思想的人表达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这样一来,在思想界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些思想家中最有名的就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这便是——诸子百家的由来。
现在我们回到这句话上: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在讲什么呢?这句话是说——经书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注重读书的先后顺序。子书比较繁杂,所以要“抓重点”来读,提纲挈领地读。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因读书不多,常常被人耻笑,孙权劝他多读些书,吕蒙有时就找借口推脱,孙权说,“你先不用钻研经书,我只是让你有重点的读书,了解历史罢了。”吕蒙接受了这个读书的建议,奋发图强,这就是成语“刮目相看”的来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原因呀。
4 穿插故事
大家可能都以为苏轼的天才全靠天赋,却很少有人知道,苏轼非常勤奋。这正如一句名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朱载上对儿子说:“比我们优秀的人还比我们更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勤奋呢?”
是的,少年时光,正是读书的好时候。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让我们一起,奋发学习,以梦为马,向着理想出发。
5、下面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