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旗仪式缺席事件的处理
——正面管教之“解决问题的3R1H”
星期一的早晨,神清气爽到校。八点,同学们准时在一楼架空层参加全校升旗仪式,看着着装整齐、精神饱满的孩子们,让人欣慰。我走在班级队伍里,小声提醒这个小伙伴“对齐前面的同学”,又拍拍那个小伙伴的肩说“请把背挺直”,再表扬这边的小姑娘“唱校歌的声音真好听”。我露出愉悦的微笑,用笑容和欣赏的目光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
当我站在队伍的后头和同学们一起专心聆听“国旗下的演讲”时,校长走到我的身旁,轻身提醒说:“龙老师,你们班还有几位同学留在教室,没有下楼来参加升旗”。不会吧,我起初有点不相信,刚才还轻松愉快着的心情变得有些惊讶和愕然,脑子里几个问号闪现:“真的吗,发生了什么事,是谁留在教室没有下来呢?为什么不来参加升旗呢?”我一路小跑到学校监控室看视频,看到我们班教室里的确有四个孩子在。
我一口气爬上了六楼,来到了班级教室门口。看到四个孩子身体状况并无异常后,我没有问留在教室的原因,先让四位同学下楼赶紧参加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结束后,我简单了解到他们此举的原因是来晚了,没赶上。
第一节班会课,关于几位同学私自留在教室,没有参加升旗仪式的事情,我请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
大家对于集体活动应积极按时参加表达了一致认同,几位同学的行为存在不妥,缺席升旗仪式违反校规班规,影响了班级集体荣誉,每一位同学都需要对此引以为戒,对集体活动和集体荣誉加以足够的重视。
老师让同学们做头脑风暴,根据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思考哪些方式可以予以警戒或惩戒:有的同学说“他们应作出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之后要向全班同学做出检讨”,还有的说“请家长到校来沟通这件事,配合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学生提议可以“罚值日或是罚抄写”,我请班长把同学们说到了这些意见用蓝色字体写在黑板的左边。
接着,我提议,为了帮助和引导这几位同学以后再面对同类事件时,有助于同学做出正确的判断与举动,我们可以给出哪些具体的建议?我们再来一次头脑风暴。下面是同学们列出来的解决方案的清单,班长用红色粉笔记录在黑板右侧:
1.
需要请假的时候,同学要及时向班主任当面报告或请同学转告;
2.
如果同学来得晚,赶上升旗仪式已开始,先不去教室,可以先把书包放在学校门卫室,参加升旗仪式结束之后再取书包。
3.
制定班规,明确杜绝这种不参加集会的事件发生;
4.
每次路队下楼参加集会时,由一名同学负责清点班级人数;
5.
如果同学知道站在自己身边的伙伴今天没有来,请及时告诉老师;
6.
领队的同学,在队伍准备下楼之前,看看教室还有没人?
7.
今天四位同学的行为影响了班级“流动红旗”得分,请以“向广播站投稿”等的方式,把班级评比分重新得回来,弥补班级荣誉受损。
事件发生时,事件发生后,我都想到了正面管教解决问题的3R1H。
正面管教3R1H解决问题的原则,即相关(Related)、尊重(Respectful)、合理(Reasonable)、有帮助(Helpful)。所有的管教,如果都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另一番风景。
我请同学们观察蓝色字体和红色字体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刘衡巍同学告诉我,“老师,蓝色字体的重点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要这样做;红色字体的重点是,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我们做一些预防,避免发生不想发生的事情。二者不一样。”是的,你看出了这些分别。
张赫宸接着说,“蓝色这边的意见是惩罚,红色的内容是帮助和建议。”
两份清单的差异,同学们看得很清楚。前一个清单,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四个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后一个清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它关注的是帮助这四个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说,第一个清单是用来“伤人”的,第二个清单是用来“帮人”的。
我接着向同学们提问:“你认为左右两边不同颜色字体的想法,哪边的方式更适合解决今天的缺席问题?”同学们举手表决,有13人认为蓝色字体部分适合,26人认为红色字体的建议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有8位同学认为蓝色结合红色建议一起实行,会有助于改善和杜绝这类事件。
当我再次提出,“假如你是事情的当事人,你希望别人用哪一类方式来对待你?”这一次,每一位同学都选择的是红色的清单建议。
将心比心,这样就好。
红色的清单,与事件本身相关,尊重同学,建议合理,充满鼓励,同时有助于解决问题,化“错误”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经验”。不借题发挥,不严厉苛责,只为下一次做得更正确,更好。值得一试!
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启发,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这样想,也这样尝试。
谢谢正面管教,带给我和我的学生们,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看法,不一样的举措,不一样的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