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群文阅读,以文带文,以及体验式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群文阅读训练,比较阅读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非常值得一读,故事耐人寻味。三个儿子,这是哪三个妈妈的儿子呢?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呢?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了解一番
生自由读课文。
(读书要求:1、请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请在课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看大屏幕。”
1.出示填空:三个妈妈在井边(
),她们一边(
)一边(
)。当母亲(
)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是只有(
)。
2.生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
三、认识生字
(一).我会认:在句子中认识生字
出示课件 (学生分小组读读认认)
1、我的儿子既jì聪明又有力气。
2、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sǎnɡ子。
3、三个妈妈打了水,拎līn着水桶tǒnɡ回家去。
4、一桶tǒnɡ水可重啦,水直晃huànɡ荡。
5一个孩子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diān的水桶。
(特别强调:甸,本身读第四声,“沉甸甸”这样ABB式的词语中,“甸”字读第一声。不少ABB式的词语,比如“绿油油”“毛茸茸”这样的词语在读的时候,声调都会发生变化)
(二).在词语中认识生字
出示课件(生齐读)
jì
既然
sǎnɡ
嗓子
嗓音
līn
拎着
拎包
tǒnɡ
水桶
木桶
diān
沉甸甸
huànɡ
晃荡
摇晃
摇摇晃晃
识字游戏:“摘星星”
(三)带拼音,认生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认读。
(四)猜字谜,认生字:
1.一口吃掉桑叶。(
)
2.司令挥挥手。(
)
3.
说林少一半说涌没有水。(
) 4. 句中有十。( )
5.
日光出现。( )
四、指导朗读 读懂文本
(一).学习1-7自然段
师:快速地读读课文1--7段,用“——”画出三个妈妈是怎么夸自己儿子的句子。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妈妈的心情怎样?
2.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这孩子多棒!(指名读)
3.谁还能读出妈妈的自豪,加上表情,带上动作来读。
4.
这就是妈妈,在妈妈眼里,自己的儿子最最优秀。(生齐读)
5.
这就是妈妈,时刻关注自己的儿子,为儿子骄傲和自豪。(生练习朗读)
师:“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自己读一读吧”.
课件: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 “你来夸一夸.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儿子,你是什么心情呢?”
师:“她的儿子会唱歌,而且不是一般的好听,是”
生:非常好听!
师:比非常还顶级,是—— (生齐说)
——这个妈妈同样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这个妈妈同样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
师指导朗读。
师:“就在这两个妈妈滔滔不绝夸自己的儿子的时候,另一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两个妈妈就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课件: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位妈妈这样说,请你来读一读。
2.——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3.——是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多么平和的心态,多么谦虚的妈妈呀。(教师指导朗读)
5.“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和语气也是不同的。”(师生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二)学习8──11自然段。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在课文的第8至11段里,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线
1.生默读画线。
2.指名回答。
课件逐一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3.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体会感叹号的强烈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一桶水可重啦”。请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相机指导朗读
4. 思考:当三个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在路上走走停停,腰酸胳膊疼时,妈妈们此时会怎样想呢?
5. 这桶水可真重呀!三个孩子之中,只有这个孩子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
(生齐读: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妈妈很累,很辛苦,他这样做:
(生齐读: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三)学习12至13自然段。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师:老爷爷说自己只看见一个儿子,这是哪一个儿子呢?”
请大家在书本第105页的插图上,找到这个儿子,请在他的旁边画个大拇指,点个赞!
2.小结:这第三个儿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分担母亲重担,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3.填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
的儿子。”
4.深入思考:其他两个儿子真的不好吗?要知道,作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是,作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什么?
5.继续追问: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非黑即白的观念,过于单一和片面,此处引导树立正确、全面的是非观,综合理解和看待人物)
五、群文阅读:
(一)阅读拓展:语文主题性丛书《幸福的种子》第121页。
1.播放视频《当我们小的时候》;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二)出示《弟子规》中引导大家从小孝敬父母的词句,齐读。
(三)分享《子路借米》的故事;
小结:无论在视频、诗句还是故事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用实际行动来照顾父母,才是真正爱父母的孩子,也是真正孝顺的孩子。
六.情感提升:配合文字,出示相应的学生做家务的一组照片。
1.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2.孝敬父母就是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
3.孝敬父母就是在家勤劳地参与……
4.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做饭的时候,……
5.孝敬父母就是在吃过晚饭后,……
师小结:同学们,《三字经》里说,“为人子,方少时,孝于亲,所当执”。这里面说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执”字,“执”就是实际行动,就是做出来,把对父母的孝敬通过行动做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这篇课文中,第三个儿子他身上最可贵的优点,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七.群文阅读:阅读材料《到底谁的女儿好》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阅读拓展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游戏的名称叫“找相同”。
1.请大家快速、认真地阅读《到底谁的女儿好》这篇文章。
2.阅读的过程中,找一找课文与这篇《到底谁的女儿好》在故事内容、故事情节、语言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3.生答。(都是三个孩子和三个妈妈的故事,前面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很谦虚。第三个孩子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妈妈的孝顺……)
4.小结主题:“三个孩子故事多”
5.“找不同”:《三个儿子》和《到底谁的女儿好》这两篇文章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6.“头脑风暴”:全班讨论
为什么不是两个或是四个孩子,而是都是三个?
为什么总是最后一个孩子很孝顺?……
7.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创编一个“三个孩子故事多”故事
课件出示“参考提纲”:
(1)三个孩子的父母在谈论孩子时,两个孩子的家长大力夸奖,另一位家长很谦虚。
(2)最谦虚的那位家长的孩子的举动给人启发:例如要善良、要真诚、要乐于分享等……
8.布置作业:创编故事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翻跟头——真好看
唱着歌——真好听
接过水桶——孝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