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生于天空》是书华老师推荐给我看的。书华老师说,看了椋鸠十写的动物小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动物小说。
拿到书,我先看了关于作者的介绍。椋鸠十,日本少年动物小说的开拓者,先后出版过数十部作品集以及《椋鸠十全集》等作品,荣获日本国文部大臣颁发的文化勋章;南日本文化奖、西日本文化奖、未明文学奖、红鸟文学奖和国际安徒生奖等多个奖项;《生于天空》获得日本1961年未明文学奖。椋鸠十笔下的“动物园”,为日本乃至世界的动物文学、儿童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世界文库的瑰宝之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先生高度评价:椋鸠十是我心目中非常优秀的一位动物小说作家。他具有超常的艺术感受力,以动物世界反观人生,给人以独特的感悟。动物小说之于椋鸠十,相当于童话之于安徒生,诗歌之于普希金,是两相寻找的一种文学结果。
我对于这本书的阅读,迫不及待。
故事讲的是关于两只幼雕经历一次次的较量,成长为“天空之王”的故事。
两只雕从小就失去双亲,成为孤雏,一直生活在尘世的角落里。过早的成为孤雏,意味着两只大雕从此不会得到任何的庇护,更没有可能被传授雕族动物的猎物经验。自然的严酷法则,在还没有离巢就已经开始。
为了生存,他们第一次觅食,靠啄食残渣腐肉裹腹;第一次主动捕食,虽然只是小小的山蚯蚓,却让他们的心情舒畅,幸福得打着盹儿;第一次与猎物战斗,险些被口中的食物缠绕至死;第一次……强韧的翅膀就在这一次次逼于无奈的应战、一次次险象环生的逃脱中练就。也正是这一次次险些丧生的惨痛失利,唤醒了他们“天空之王”的本能。两只年轻的雕以顽强的姿态,演绎着自己的生命华章。
细细品味这本书后,两只幼雕的成长经历深深地感动了我。首先,这两只雕从小失去父母,甚至还没学会捕食的本领,便不得不独立地生活。独自对付敌人,独自捕食,没有任何可以依赖,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坚强!
其次,两只雕的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的精神感动了我。他们最初没有坚硬的翅膀,只能吃些食物残渣和捕食地上的蚯蚓,还要对付凶狠的黄颌蛇。它们在捕食狡猾的大野兔时,想尽各种办法,虽然最终还是没有捕食成功,但是他们增长了捕食的智慧和技能。接着他们又遇到更狡猾的老狐狸,还被老狐狸咬伤。就这样,两只幼雕屡败屡战,捕食本领不断增强,最终拥有了自己的捕食领地。正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之间的艰辛难以言表。
正如书名一样《生于天空》,雕是属于天空的,只有在天空,他才可以成为一名自由翱翔的勇士。在雄雕被猎人源次圈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雄雕天天吃着猎人提供的野猪肉。和猫儿、狗儿嬉戏着,过着舒适的日子,几乎让他乐不思蜀。突然有一天,他看见昔日的同伴雌雕,刹那间,雄雕的动物的野性被唤起:雕是属于天空的,天空才是自己的战场,才是自己的理想。最终,雄雕挣脱了鸡棚的束缚,飞向了广阔的天空。
这本《生于天空》文字细腻,情感诚挚,读着读着,似乎和雕一起在天空展翅翱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