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娟与阿勒泰

(2014-11-25 10:19:35)
标签:

李娟

阿勒泰

散文

分类: 随笔感悟

李娟与阿勒泰

说起李娟,提到阿勒泰,还是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朋友办公室,看见他办公室上的一本书《阿勒泰的部落》,随手翻了翻,对作者李娟对阿勒泰生活的描述特别感兴趣。问起朋友,他告诉我是他曾经学习的高中向学生及校友推荐的阅读书籍。顿时,非常羡慕这所学校的学生。于是,开始关注李娟,关注她的作品。

回到家,上网查阅资料,才得知:李娟具有罕见的文学天才。她所写的,超越了她的文化素养的承载,完全出自性灵,出自生命的感悟。知名文化人、作家舒飞廉评价说,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李娟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李娟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和“朱自清散文奖”。她的散文《我的阿勒泰》荣获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入评“年度十大好书”。香港著名时评家梁文道曾这样评价她:李娟绝对是我在今年最大的发现之一。可见,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

时隔两年,我走进新华书店,在选购近期关注的中西方哲学类书籍时,在新华书店一楼大厅无意间看见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顿时便毫不犹豫地拿起放入我的购书袋。回到家,我竟然把其他哲学类书籍放在一边,开始看《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我的阿勒泰》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

由于两年前的因缘,我被李娟的阿勒泰生活深深吸引,一口气读了将近一小半。就连旁边正看书的儿子也被阿勒泰地区几张清晰优美的风光深深吸引。

翻看着书籍,我走进了李娟阿勒泰的生活:她的生活是奇异多彩的,正像她笔下的无穷变幻的景色和场面。大体说来,她跟着母亲生活,还有外婆和妹妹,叔叔也偶然来住一阵。一家人就在那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县里,开小店,兼做衣裳,夏秋季随牧人的游牧而在深山里、在草原上、在河边,支起帐篷,做自己的生意。苦是苦极了,夜间大雨浇进帐篷,或大风吹跑了帐篷顶,是常有的事。

但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让李娟对它特别有感情。以致离开阿勒泰后还是选择回到阿勒泰。这份感情正如前面提到作家舒飞廉评价的: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阿勒泰养育了李娟,养了李娟,艰苦生活让李娟变得坚韧、乐观;阿勒泰为李娟提供了写作的灵感,让李娟写出了很多阿勒泰的散文;也是阿勒泰成就了李娟,李娟因此也成为了一名作家;更重要的是,阿勒泰那广阔的地域让李娟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心灵变得宁静、坚强。李娟为了感激阿勒泰,用她清新的文字,记录了阿勒泰的点点滴滴。

李娟自己曾关于阿勒泰与她的影响说过这样一段话:阿勒泰的马、一只猫、牛、花脸雀,还有春天的荒野、一条路、河边的空旷地、森林中的木耳、马桩子、树,还有外婆、汉族和哈萨克族的孩子、乡村舞会和弹唱会、酒鬼,还有裁缝和小杂货店的艰苦营生,以及游牧的哈萨克族人……唯有以这片深厚的大地垫在 文字后面,才能令我的讲述充满底气和信心。而我本身是虚弱彷徨的。我以来一切“大”的事物,并努力地缘此成长。

走近李娟,读李娟的作品,就像是在导游李娟的引领下,走进阿勒泰生活,感受阿勒泰地区的风俗。(改于2014年11月26日上午9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