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浪亭匾额楹联简释之二——面水轩

(2014-09-16 23:51:08)
标签:

文化

面水轩,处于大门左侧,为四面厅,轩北和轩东临水。原为“观鱼处”,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重修后改为“面水轩”。主要取唐杜甫诗《怀锦水居止》诗意: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层轩面水使人心胸开阔,老树经霜逾加苍翠挺拔,则启悟人生。苏舜钦在《沧浪亭》诗中这样写道:“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显然,一湾清流,几杆修竹,常常使郁闷不平的心得到安慰而释然。

外廊长联

徙倚水云乡,拜长史新祠,犹为羁臣留胜迹;

品评风月价,吟庐陵旧什,恍闻孺子发清歌。

此联为同治年间苏州状元洪钧题书。“长史”指苏舜钦,晚年苏曾授湖州长史(行政长官的助理)。“新祠”指道光七年建的“五百名贤祠”,其中刻有苏舜钦画像。苏舜钦祖籍四川,来到苏州,故称“羁臣”。上联是说,来到这水云弥漫的的沧浪亭,拜谒了苏舜钦的新祠堂,还是当年他贬居于此留下的胜迹。 “庐陵”南昌旧称,欧阳修是江西吉水人,故称庐陵欧阳修。旧什,指欧阳修曾作《沧浪亭》长诗。当年,苏舜钦筑沧浪亭后,曾邀好友欧阳修作《沧浪亭》长诗,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孺子,东汉徐穉的字。徐穉, 豫章南昌人,家贫,隐居不仕。后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清歌,暗指《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的词句。下联是说,品评沧浪亭无价风光,不禁要吟诵欧阳修的《沧浪亭》诗篇,恍惚听到隐士们在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歌声。全联恰如一幅描绘沧浪亭的绚丽画卷。

外廊篆书楹联

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

这副对联的正常语序应为,短艇得鱼月撑去,小轩临水花为开。意思是隐居山林的高士打了鱼在如水的月光中撑着小船而去,小轩临水而立,梅花为此清幽之境而怒放。这两联皆有出处,上联取自陆游《小艇》,诗云:“放翁小艇轻如叶,只载蓑衣不载家。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下联取自苏东坡《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三:“白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心灵的颂歌,用在联中则是赞扬园主的品格。

三、观鱼处

观鱼处,一名“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实质就是原来的“自胜轩”。

濠上观,显然取名于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问答。

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倏(shū)鱼”, 一种白色的小鱼。这番辩论以鱼之乐为话题展开,既富有哲思的智慧,又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这一名字体现了苏舜钦达观的心胸。

钓鱼台,取自于庄子濮水垂钓的典故。原文如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以龟作比,宁自由地活在泥水之中,而不愿把枯骨供在精美的盒子里,这种不为功名利禄所奴役,追求自然、天性的生命状态,不正是苏舜钦所体悟而具有的吗?

为何题“自胜”之名呢?苏舜钦在其《沧浪亭记》中说道: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自是以为胜焉!那是说,一个人受到委屈、挫折后,应借助大自然陶冶情操,战胜自己荣辱得失等世俗情欲。故“自胜”即战胜自我。

苏舜钦在《沧浪观鱼》一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情。

瑟瑟清波见戏麟,浮沉追逐巧相亲。

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观鱼处的匾额:静吟

这两个字取自苏舜钦的《沧浪静吟》诗。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沈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矼”,读“gāng”,即石桥。“二子”,当指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三闾”,即三闾大夫屈原。第三联是说有骨气的高士都为气节而献出了生命。“醪”,读(láo),混合有渣滓的浊酒。这两句是说,相比于那些坚守气节的人来说,我却能饱食终日,还能喝点浊酒,岂不是非常难得的事吗?显然,这首诗表达了安于冲旷的生活中实则含着深深的悲愤之情。如此看来,求得真静是不容易的。

亭上对联之一

共知心如水,

安见我非鱼?

“心如水”出自《汉书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复。’”郑崇是汉哀帝时的尚书仆射,因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天下;有人向皇上报告,每到逢年过节,郑崇家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就很多。哀帝很生气.于是就命人把郑崇召来.责问他。这里显然表示了诗人为官的廉洁。

下联出自濠梁之辩,表示自己在此观鱼也颇有当年庄子与惠子的情趣。

 

亭上对联之二

亭临流水地斯趣,

室有幽兰人亦清。

上联是写景,亭前一湾碧水,由封溪流入,从南园曲折而至,颇具山水之趣。

下联是用兰花比喻品德高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