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流芳写清姿——徐海燕写意花鸟画的风骨与诗情

在与经典的对话中,她审视自己,滋养心灵,唤醒自由创作的灵魂。不断进取的文心滋养了她的艺术理想,铸造了其艺术品质,她的艺术之路走的平实而淡然,在不激不厉中让艺术追求超越了尘俗的羁绊。徐海燕的花鸟所表达的不是一般的小情小调,而是营造一种恢弘、静穆、豪迈、超脱的人文内涵与风骨,是洗尽铅华和超然物外的飘逸和隽永。
/images/upload/image/20250622/20250622091105_27307.jpg
徐海燕
湖南衡阳人,字墨鸿,号束云堂
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大写意花鸟高研班
修业于清华美院创作高研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海峡两岸公益传媒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
九三学社湖南省书画院院委
九三学社衡阳市书画院副院长
衡阳市新阶层联谊会副会长
衡阳九三学社书画支社主委
北京同舟画苑大写意花鸟国展班导师
作品在中美协主办的展览中十多次获奖和入展
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艺术成就:
2017年《海歌》入选“大美辽宁”全国中国画水墨大展
2017年《天路》入选记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7年《晨光》入选 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8年《生命颂歌》入选“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8年《象山梦境.余晖》入选“感恩海洋,潮起象山”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春风传佳音》入选山水砚都,山水肇庆”全国中国画
2018年《南粤新梦之起航》“入选南粤之光”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圣境梵音》在“汉风唐韵.水墨长安"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入会资格。
2019年 《部落之午后时光》参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一一湖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images/upload/image/20250622/20250622091203_18625.jpg
雅韵常存高洁处
——读徐海燕写意花鸟
“写意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至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诚如恽南田所说,在当下工笔画大行其道的绘画语境中,写意精神难能可贵。于浮华中耐住寂寞,坚守写意,既需要智慧也需要长久的磨砺,画家徐海燕女士就是其中的坚守者。
徐海燕的绘画之路颇富传奇色彩,幼时之梦,被生活中的诸多因素所搁置,而立之年重拾画笔。也许是根植在血脉中的天赋使然,进京深造学习的几年时间里,她逐渐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并多次获奖,这对一个写意画家来说并不容易,其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
所幸,一切努力都促使她不断向前,在担任九三学社衡阳市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期间,这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组织,让她感到了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同时也激发了她更进一步的求索。她毅然负笈北上,求学于中国国家画院和清华美院高研班,深入传统,潜心研究大写意花鸟画创作,追求心中花鸟画的大格局、真境界。
/images/upload/image/20250622/20250622091215_25571.jpg
徐海燕的艺术与生活状态本乎天性与机缘,淳朴、敦厚、不迎不拒,在随和中有一颗执着的心,在淡然中坚守着其理想。她把身心全部放逐到翰墨里,为了提升心中写意花鸟的精神境界,她沉浸在传统艺术和文化中,远师青藤、白阳,近取吴昌硕、齐白石之法,沿袭花鸟画正统之路。
笔墨是写意的精髓,它承载着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它不是刻板的描摹,而是出于极具精微锤炼下的率意挥写,是画家精神内涵、艺术语言和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
徐海燕的绘画是有风骨的,她脱离了矫揉造作,这与她坚实的书法功底有很大关系,运笔稳健灵活,墨分五彩,锋生八面,于干湿浓淡中彰显法度与才华。她喜欢向日葵,向日葵的遒劲挺立,恣肆灿烂是她艺术思维的再现。
中国美学的审美价值以及审美判断,更多的是包含着对画家生命意义的评价,所谓言不尽意,《葵园》系列就是她近年来的代表作品,多以暮秋之葵的形象出现,用笔坚实沉稳,用墨浑厚苍润,画面虚实相生。
/images/upload/image/20250622/20250622091229_70380.jpg
几株秋葵不畏萧瑟,昂首挺立,直指碧穹。虽为暮秋之葵,但在徐海燕的笔下,却营造出旺健恣肆、直面萧煞的不屈精神。这或许就是根植在徐海燕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执着与坚守,也是她透过作品所传达出的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升华。
心守宁静,寄情翰墨,于淡雅处存高洁,于质朴中凝精神。徐海燕对写意花鸟的执着坚守和追求,必将创作出更具个人风格和时代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