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的秘密,你必须了解这背后的真相!

(2025-01-01 09:24:12)
标签:

收藏

图片

文化

育儿

杂谈

现在在很多人看来,书法之所以能获奖,中间是不是有人为的操作行为?想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说说书法的评审机制。在以前,书法评审时是由多个单数人所组成的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分组评审,如楷书组、草书组等,最后再对入展的作品进行统一评审,得分高者入展,不足一定票数的不能入展,获奖作品是从这些入展的作品中选拔出来的,当然,获奖作品中也有提名奖,这是给评委的权利,如果某个评委提名了,他就要对这件作品负责,现在对评委的处罚也很严格,如果出现问题或分数下降,以后的评审中可能不会再用他了。揭秘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的秘密,你必须了解这背后的真相!

/images/upload/image/20241230/20241230121553_20205.jpg

杨广馨书法作品《淮上渔者》

在很多人看来,书法展览上的那些入展作品,作者不是评委的学生,就是花钱买了评委的作品,总的来说,书法想要入展,就必须是要有关系的。真的是这样吗?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这些秘密对我们学习书法有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按照这些秘密去做,今后自己的投入作品会不会入展?

我们对多位曾经入展的作者进行了一些采访,得出的结论基本上与“靠关系入展”的关系不大,在前些年,书协市场还不太规范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利用自己的关系就能入展,也会成为中书协的会员,从而在社会上被称呼位书法家了。但是,这些年,书法能不能入展,能不能成为书法家,如果一个人真的没有这方面的才能,难度是极其大的,可见,时下书法想要入展,仅仅靠着自己的关系,并非易事。

那么,书法想要入选全国展,究竟要靠什么?就是四个字:真才实学。这也是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的秘密。你没有把古人的书法精髓学到手,不去临帖,不去研究古人是如何写字的,在创作作品时,不符合书法大赛的基本要求,没有创新精神,照搬古人也是不可能的,综合起来说,就是要根植古人经典,创新时代要求的作品,这才是书法入展的根本方法。

作品要反映出自己的所学。从入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那些入展的作品中,基本上都是有十分扎实的学古能力,他们的笔法也好,字法墨法也好,都是从古人那里而来,并且有的作品还是多样化学习而来,就是入展作品的风格具有多位古人的精神,并不是只学一家,可见,学习古人书法时,除了最为基本的一本字帖外,还要去学习它前后时期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这样一来,古人的根基有了,在今后的创作时,就会游刃有余了。揭秘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的秘密,你必须了解这背后的真相!

刘俊京书法作品《江南春》

还要学会创新作品。当代书法展,并不是一味地照搬古人,也不是一味地去创新,而是在学古的基础上去创新,也就是说,只有古人没有创新不行,或者只有创新没有古人也不行,这就是书法大赛上所要求的那个度。从书法大赛的入展作品来看,许多作者都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所以入展率也就上来了。

如何创新书法大赛的作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它并非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例如,有些人学习草书,就会把“二王”与明清时代的经典融合在一起去创作,也有的人学习隶书,就会把隶书和篆书融合起来创作等等,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他们就是找到了书体变化时的“过渡”书体来创作。什么意思?篆书在演变为隶书时,刚开始的隶书就是篆隶融合的书体,同样,隶书在演变楷书时,此时的楷书就有隶意,这就是书法的高古性和朴拙性,评委很是喜爱这种风格,入展率能不高吗?

当然,当代人们对于书法的观点是,它是一门书写的艺术,因此,书法创作时,总是以取法、字法笔法为根本,还要突出书法的艺术性,而当代书法艺术性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矛盾关系为主,不论是结字、用笔、用墨,还是整体章法,都是要求把矛盾关系交代清楚,如:方圆、虚实、正侧、黑白、大小等,书法中只要有了这些关系,其艺术性也就自然而来。

再如,你的字笔法细腻,细节非常好。可是在评选的时候,最多3秒钟的机会,不是所有评委都有时间和心思看到了你的细节和精致。揭秘书法入展作品背后的秘密,你必须了解这背后的真相!

帅文华中堂书法《沁园春雪》

所以,把字写大、章法新奇、某些字的组合、夸张、变形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大家看看屡次国展作品集中获奖的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尺寸、字的大小以及那种冲击力就知道了。

最后我要说,书法展不是衡量书法好与坏的地方,下多大功夫,在那里可能什么都不是,写的再糟在那里也可能扬名四海。书法展不是展示书法水平的地方,说白了,是展示谁会钻营的地方,是能否用书法外的功夫在书法界扬名立万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