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随着《恋爱先生》开年热播,那个曾因执导《夜深沉》、《叶落长安》、《大丈夫》、《虎妈猫爸》等诸多情感大戏,而获赞“治愈系导演”的姚晓峰,再次走进了观众视野。
身材高大魁梧的姚晓峰,其实有着一颗细腻而柔软的心。有人说,他喜欢用普通平凡的视角去打动观众,尤其那些小人物里无不渗透着生活的大情怀。但他曾这样自我总结:“大家认为我拍戏能触动情感,其实在我看来,我会去感受对方,与人物感同身受。”
生活中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在事业的打拼中,姚晓峰却有着一颗“躁动”的初心。从南京军区大院走出来的他,始终想拍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他,一直在坚持以拍电视剧为跳板去完成心中的电影梦;曾经下海“半途而废”的他,今又成立“启蒙影业”,想做“中国版的斯皮尔伯格”。
▲姚晓峰
1
做电视剧
一台戏不该是一两个明星单耍
以热播的《恋爱先生》为例,姚晓峰向麻辣鱼表示,这个戏在开拍之初其实有很多主题的阐释,但“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认定这是一个真心换真情的故事”。
他解释说,现在很多人相信所谓的速成法,相信有诀窍有口诀,但这恰恰忽略了本心,“你要想得到真情就得要付出真心,靠36计是不可以的”。
▲开年热剧《恋爱先生》海报
事实上,这种“真心”,不仅仅是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上,还代表了大多数城市白领找寻“诗与远方”的一种心理。姚晓峰认为,城市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为了养家糊口疲于奔命,谋求经济和社会上的成功,但有些荣耀或许并不是你本心想要的。
“这部戏里,程皓(靳东 饰)身上有太多这种东西了。我们抓到了这个,告诉他们还是应该遵从内心想要的东西,包括之前拍的《大丈夫》、《小丈夫》、《虎妈猫爸》其实都有这个核在,就是让你活出真我活出本我。”姚晓峰说,这也像极了自己,“虽然我很辛苦,但我找到了自己这辈子最喜欢的事情。”
身为导演,姚晓峰认为自己在创造一种生活,“在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构建一个精神世界”。在他看来,这是特别快乐的一件事,因此他也很享受每一次拍戏的过程。为了诗和远方放弃一切,这或许也是每个人的快乐之源,“所以我让程皓在最后放弃了所有东西,去寻找自己的爱情”。
谈及对“老干部”靳东的改变及其角色的塑造,姚晓峰袒露了程皓齐刘海发型的深意:“头发往上梳的人是要当大哥的,但头发往下梳的人,会依偎在女人的怀里哭泣,程皓这个角色正需要有人去打开他的心。”
▲姚晓峰和靳东
为了剔除靳东曾经的“固化形象”,找到这种“合适”的感觉,姚晓峰还亲赴香港请到了王家卫御用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师张叔平作为该剧的造型师。
合适、会演戏,其实也是姚晓峰挑选演员的一条重要准则。比如说,“靳东算是当下最火的演员了,但是靳东也很会演戏,他不是纯靠脸面的小生”。
此外,姚晓峰还提到了另外一条原则:一台戏,不应该是一两个明星单耍,而应该是一堆好演员互相来衬托。演戏是讲究对手的,“大腕遇到对手才能刺激他更强大呀”,不然“你的戏就被抢了”。
“花那么多钱请个不会演戏的大腕来,那纯粹是糟蹋,那是真不懂尊重艺术,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从拍摄首部电视剧《夜深沉》以来,姚晓峰“永远都是在搭一台好演员”,“我从第一部戏到现在能成也是在这”。
2
拍电影
遵从初心,绝不能一味迎合市场
姚晓峰曾经给自己订下目标,不拍出10部电视剧,不能称自己是导演。而做电影导演,更是姚晓峰不曾忘却的理想。在他看来,做电视剧就是自己做电影梦的一个跳板。
自2005年做第一部电视剧10余年来,姚晓峰执导的电视剧早已不下10部,还曾凭借《大丈夫》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作品奖,亦凭《虎妈猫爸》获得第19届华鼎奖百强电视剧最佳导演。
▲电视剧《大丈夫》海报
“电视剧是你需要把碎片组织一下才能感受到一些东西,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是很难的。”姚晓峰始终坚持,让自己的每部戏都有思想、有表达,讲求真实性和话题性,使其“带着大多数人内心的东西”,同时还能反映一定的审美格调,不仅引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引领一个梦想。
他认为,这是一部戏的生命力所在,“作为电视剧来说,导演的表达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看完的人一定能体会到,你这戏想说什么,这就是导演的表达,有很多戏看完你都不知道它想说什么,这是不成功的”。
2016年年底,姚晓峰“觉得电视剧做得差不多了想做电影,然后就去拍了一个电影”。他向麻辣鱼介绍说,影片的名字叫《鸿嘎鲁的奇妙旅行》,讲述的是蒙古族牧羊小孩与一匹天马的温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和理想主义。
▲姚晓峰在拍戏现场
“到现在,这件事依然是我心头的一个痛。”通过这次经历,姚晓峰也升级了自己对电影的认知:“我越来越坚信,未来我想做什么样的电影,就是有个人表达的,有情怀的,风格化的艺术人文电影。我不跟人比技术、比制作、比工业,只比心。”
“把创意、剧本、人物、故事做好,我相信一定是能打动人心的,做不了商业片就不要勉强,毕竟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工业化,越来越没有内容了。”姚晓峰反复强调说,如果有机会,“我随时还想捡起来,就用艺术电影的方法去做,因为这个故事我太喜欢了”。
“票房的成功并不能取代影片的艺术价值。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人,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更重要的还是要遵照自己的内心。只要观众看你是真诚的,他一定就会被打动。”在他看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前提是要把被带偏的初心扶正。
3
开发IP
越来越想做网剧,倾向网台联播
“IP就是原创,原创就是IP,没有什么捷径,只是换了个概念,变了个载体而已。”谈及时下热门的IP剧,姚晓峰表示,“所谓的改编剧本,IP只是原创在前而已,我从来没有把IP单独区分出来,它和原创剧本其实是一样的,我不排斥IP。”
在他看来,IP依托的是原著小说。而他之前的作品也有小说改编的,“IP和小说是一样的,只不过载体不一样了,但从原创里面找营养、挖掘题材,这个是没有变的”。他认为,IP在前两年是被过度炒作了,变成了新的概念,其实核心内容是一样的,它还是原创小说。
▲剧版《唐山大地震》海报
相比玄幻、仙侠之类的题材,姚晓峰坦言,不管IP还是出版物,自己还是更喜欢偏文学性的故事。最近,他已与火星小说商定了三个版权。
“火星就像是一个资料库,我可以从中间发现我喜欢的东西。”姚晓峰还盛赞火星小说创始人侯小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做事的风格、理念和我是相同的。而且,现在是一个共赢时代,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他也在给我推荐,也知道我的口味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形成一个战略绑定,而且很快我们就达成了战略合作”。姚晓峰说:“一旦看到好的东西、适合的东西,我们就共同来开发,双赢。”在他看来,“这种开发需要有经验的人和有能力的人一起来做。”
但是,一个作品的开发是需要时间的,“经不起时间的打磨,你不可能做出一个成熟的作品。”可资本总是希望能够速成,就导致了IP和流量明星的出现,都是速成的衍生,“我不排斥流量明星,好的演员也有流量,但是纯靠脸蛋是没有生命力的”。
对于集数越做越长的电视剧,姚晓峰调侃称“已经像在跑马拉松了,46公里变成98公里,而且越跑越差”。他还向麻辣鱼透露,“我不排斥网剧,而且我越来越倾向于做网剧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与火星合作的三个版权,也都有被拍成网剧的大概率。“如果4月份能够开拍的话,年底应该就会有一部出来了。”
4
成立公司
做斯皮尔伯格那样的“织梦者”
如果一切顺利,姚晓峰今年或有两部戏问世,最快的可能要数“正在做的一个关于留学生故事的戏”,“剧本已经写了三年了”。
“对中国的教育,我一直有话想说,就是想传递一种正确的理念吧,探讨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选择去国外留学。”这或是一种责任使然,姚晓峰一直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从理念上去探讨一些东西、改变一些什么,会对未来孩子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种责任也体现在他对行业的观察及推动发展上,正如他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启蒙影业”。
▲家庭剧《虎妈猫爸》聚焦亲子教育等社会热点话题
从事影视行业20多年来,姚晓峰体会了千姿百态的人生,“这是让我很愉悦的事”。他说,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个角色,过一种人生,但演员可以扮演不同人生,而导演则可以构建不同人生,“这是最有意思的,有时候有一种上帝的感觉,就是你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纵观这个市场,姚晓峰认为发展太快,一些人本来是好苗子,但急功近利的偏多,拔苗助长只能让艺术家的生命缩短,最终会毁掉一些人。
但是他相信,“市场往前跳一步,就会再往回找找,肯定会有个过渡期,大家终究会变的更理性一点,心态更好一点,我觉得这两年是又回到内容创作上了。”
“以前自我荣誉感总是很强,后来发现这个时代是一个合伙人的时代。”现在做公司,姚晓峰想着当务之急是把团队培养起来,挖掘潜力,提升效率,从“运动中求发展”。
“好的本子好的题材还是很多的,以前一年一部有点浪费了,我现在越来越希望好的作品不要从自己身边流失。”姚晓峰同时表示,“没有好的导演和好的团队,作品还是会被糟蹋了”。
有人称,斯皮尔伯格为“电影织梦者”。对于未来的启蒙影业,姚晓峰坚定地想做成一个内容开发制作公司,而他更想做一个像斯皮尔伯格那样的好导演、好制片人。
但是,“我不会签演员,而是会打造公平公正理性的选角团队”。姚晓峰一直强调,“导演要选对演员,他们就是导演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