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越来越多的明星,不是已经转行做了导演,就是在准备转行的路上。
单单从2017年来看,明星跨界当导演所产出的作品数量,就有十几部之多。而这些转行的明星,基本囊括了演员、作家、歌手、主持人等各个行当。
不想当导演的明星不是好演员
古语有云“学而优则仕”,影视娱乐圈则流行“演而优则导”。
自从2012年赵薇执导的《致青春》、徐峥执导的《泰囧》接连成为“爆款”后,“演而优则导”就成为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上一个十分流行的现象。
回顾2017年跨界当导演的明星,有的已是交出的第二份作品,而更多却是第一次执导:
前者包括吴京的《战狼2》、苏有朋的《嫌疑人X的献身》、韩寒的《乘风破浪》以及大鹏的《缝纫机乐队》;
后者则有王宝强的《大闹天竺》、黄磊的《麻烦家族》、黎明的《抢红》、王啸坤的《有完没完》、蔡康永的《吃吃的爱》、李晨的《空天猎》、高晓攀的《兄弟,别闹!》……
这些电影几乎包括了动作片、青春片、剧情片等各个种类,皆是当下最热卖的类型。
明星当导演,主演自然也全都是明星,各路明星串场成了家常便饭。拿黄磊的《麻烦家族》来说,该片就囊括了包括孙莉、李立群、张伟欣、海清、王迅、魏大勋在内的诸多明星,如同明星大杂烩一般轰炸大荧幕。
毁誉参半有人欢喜有人愁
如果说热度和话题度都不足以探讨影片的品质,那么口碑和票房绝对是考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硬指标。
其中,票房最高的当属《战狼2》的56.82亿元,《乘风破浪》紧随其后,揽获10.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嫌疑人X的献身》虽然票房不及前两部,但也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类型片。
有人欢笑,有人愁:“四天天王”黎明执导的《抢红》仅收获1690万元的票房,而相声演员高晓攀执导的《兄弟,别闹!》则只卖出了1209万元。对这两部电影,豆瓣评分更是分别给出了3.1和3.3的大低分。
此外,王宝强的《大闹天竺》虽然拿下7.58亿票房,《空天猎》、《妖铃铃》也各自拿到了3亿票房,但是在口碑方面均受诟病,豆瓣评分多集中在3-5分之间。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前几年,演员想要凭借导演处女作一鸣惊人、成功转型,门槛已经变得越来越高,因为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做演员的时候名气大,但如果导演的作品不好,观众还是不会买账。
窥探利益梦想浮华背后
明星演员跨界当导演的例子,在中外电影史上并不鲜见。难道这仅仅是因为“近水楼台”吗?
首先,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并不充分,和美国电影相比,还存在着“导演中心制”的思想。电影虽然是一个分工协作的产物,但很多时候更像一个权利的格斗场,尤其映衬当下浮躁的影视圈,“升格”做导演可以说是很多演员的梦想。在这背后所凸显的,或是人们对于权力的功利追逐。
王宝强就曾直言,他拍戏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的权力太大,在片场就是无所不能的如来佛祖,演员就是孙猴子,再大牌也蹦不出导演的手掌心。
其次,与其说演员跨界玩的是电影资本运作,不如说是玩的粉丝经济和票房背后的巨额利益。当然,明星跨界当导演热潮的出现,与电影公司背后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甚至有电影公司明确表示会将明星转行做导演的项目作为优先投资对象。
利益的驱动促使着许多明星盲目“下海”,玩IP,圈钱现象丛生。殊不知,观众的品味与鉴别能力都在日益增强,这种玩票似的明星导演早晚会接受市场的严酷洗礼。
再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种胸怀电影梦的明星导演在影视圈也不乏少数。著名制片人方励曾表示:“有的演员在这个圈子里待久了,有表达的冲动,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总想着一展身手去尝试。”
譬如,拍出“现象级”《战狼2》的吴京,变卖房产、四处张罗就是为那一腔电影梦;鬼才导演姜文,则认为演员的身份限制了自己的发挥,索性自己来导。
路漫漫明星导演何去何从
香港导演陈可辛曾表示,在众多演员里,他很看好黄渤当导演,因为好演员当导演其实更容易。
知名影评人赛人也曾提到,好的演员尤其是话剧演员,往往容易成为好的导演。
制片人谭飞则说,演员转型当导演,其实是一件好事儿,说明影视行业更加开放、包容,但不好的一面就是很多人可能因此浮躁……
导演是一个杂家,这个工种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储备很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多学习,演员们得做好放弃掉很多东西的准备。
因此,那些跨界导演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其次要开创和掌握一种或几种自己的风格,然后再学会利用自己的资源,相互借力构建一个缜密庞大的电影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中的任何一步都需要明星们沉心静气,脚踏实地。至于那些热衷投机、昧着良心圈钱的明星导演们,还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