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学教授,也是颇有造诣的文人墨客,更是超级编剧+超级制片人——2015年十大热播剧中的两部《神犬小七》和《冰与火的青春》他都兼任编剧和制作人;2016年由他改编的南派三叔的战争历史巨制《怒江之战》网络点击率已破10亿;2017年他的《思美人》将让观众看到一个前所有未的千古爱国诗人屈原。
他,就是“左手论文,右手剧本”的著名编剧、制片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振华。近日,他接受了毒药君的专访,非常耐心而又风趣地分析了打造热播剧的独到方法。
《冰与火的青春》:编剧被逼成了制片人
2015年,梁振华兼任编剧和制片人的热播剧《冰与火的青春》,播出期间收视率稳定在1.5左右,稳居卫视黄金档收视第一名。而鲜有人知梁振华这部制片“处女作”的背后故事。
http://p1.pstatp.com/large/a7800024360f9e94add
梁振华从1995年走进大学校园至今,整整20年,从学生到老师,一直在跟年轻人打交道。这二十年中,《花季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奋斗》……那么多的青春片让他觉得,必须创作点什么来纪念和回望自己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青春故事。《冰与火的青春》的剧本在酝酿了很长时间后,终于问世。最初剧本名叫《青春你好》。
剧本完成后的三年里,不停在几家影视公司之间辗转——都说剧本好,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或者认知分歧迟迟没有投入拍摄。也曾被某知名导演随心所欲不断改变剧情走向,故事变到梁振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要写的这个故事了:“很多时候听到的意见是拍脑袋式的,或者纯粹出于一些个人趣味,你明明意识到这种意见不是给剧本加分,而是减分,但出于话语权的不对等,又必须听从,那种内心被‘强暴’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242b5214ac562
这件事给了他很深的刺激和教训,他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凑凑合合地诞生,“咬咬牙”将剧本赎回,回到故事的原点,找投资,拉团队,找导演,找演员,找平台,自己干。
“只有成了制片人,才拥有项目的主导话语权,才能够把自己的趣味变成主导趣味,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怀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这部作品从学业、爱情、事业都包含了我对青春的态度。我始终相信,这样的青春故事一定能找到共鸣,一定能唤起观众的感情代入。”
就这样,梁振华经历了“冰与火”的历程,活生生从一个编剧被逼成了一个制片人。“这是我从编剧转行当制片人的第一部作品,对我而言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尝试。从创作到制作到营销,所有环节我都亲力亲为,直到整部剧播出结束,才让我对制片人这份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知。”
《神犬小七》:创新有风险,也能成爆款
2015年暑假,一部有关人与狗的友谊、陪伴、幸福和爱的电视剧家喻户晓,这部剧就是《神犬小七》。首播当晚,新颖的题材、催泪的剧情使得收视爆红,在收视竞争最为激烈的暑假,以领先第二名13.7%的优势夺得收视之冠。这部现象级作品,最终凭借全国网平均收视率3.4、单集最高收视率4.5的傲人成绩,一举夺得当年全国网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冠军。
http://p2.pstatp.com/large/a77000246136f9b70d1
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2014年,完美江何工作室推出《神犬奇兵》大热荧屏之后,顺势而上,拟打造一个都市版的神犬故事。梁振华应邀加盟“神犬”项目团队操刀剧本之时,距离开机拍摄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能够如此高效率地完成剧本写作,梁振华认为,取决于完美江何工作室何静、吴玉江与编剧团队的充分磨合以及双方在创作理念上的高度默契。
http://p2.pstatp.com/large/a780002435eb622d45b
如果说,《冰与火的青春》的高收视率是因为青春励志题材可以让许多年轻观众有强烈代入感,能够唤起很多共鸣的话,那么《神犬小七》勇夺全年全国网收视冠军宝座,则印证了创新性原创题材的强健生命力。
梁振华说:“《神犬小七》讲述的是人与狗之间最真挚、纯粹的感情。这也是打动观众,让这部原创作品在去年众多大IP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创新可能有风险,但只要找准了跟大众趣味的对接点,它就有可能成为爆款。”
《思美人》:用影视作品为屈原“平反”
今年6月初,经历过1100多个日夜的剧本打磨、375天的精心筹备、137天不停歇拍摄,这部300余位角色出演、涉及50多位历史人物明争暗斗的历史巨作《思美人》杀青。作为总编剧和总制作人的梁振华说,将《思美人》血肉丰满的过程,其实是用虔诚和手艺与历史的一场对话。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242b82a1673e3
问及《思美人》的创作缘由,他说有三:
一是作为一个湖南人,对南方文化有着厚重的情怀。湖南是湖湘文化和楚湘文化的重镇,这两股文化脉流的最重要的精神源头就是屈原。
二是作为一个墨客,他从屈原身上得到的滋养不可计量。“我是读中文系的,屈原是中国文学长河中最遥远的一颗星辰,值得所有人仰望。”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242b6320a8d89
三是作为一个研究者,他不愿屈原在历史上被概念化解读。我们印象里熟悉的屈原形象,和梁振华心中那个多姿多彩的屈原相去甚远:
“平常人眼中的屈原,是教科书上定位的伟大而悲壮的爱国主义诗人。六十多岁白发苍苍,在汨罗江畔忧伤前行,唱着《离骚》跳了江,给后人留下了三天假期。但屈原十七八岁就写出了《橘颂》,年轻时代又写下了《湘君》、《湘夫人》和《思美人》。遗憾的是,却没有任何一部影视作品描绘过年轻屈原的烂漫时光。我在《思美人》里要写下这样的故事——那个诗才旷代、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汨罗江畔的山巅?年迈蹒跚、忧伤苦吟不是屈原的本色,我尝试去还原屈原真正的英姿,去追溯屈原志节与豪情的源头。在《思美人》中,观众们看到的屈原将是前所未有的。”
正在进行紧锣密鼓后期制作的《思美人》,明年端午节前后,将会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揭开面纱。一个风貌全新的屈原形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天意》:挑战“史上最难拍科幻小说”
《三体》跳票风波还没过去,《天意》将拍电视剧的消息让无数科幻迷看到新的希望。
今年4月20日,一则消息安抚了无数科幻迷翘首以待的心——曾连续七年保持中国科幻小说销量最高纪录的《天意》,将被改编成电视剧。
http://p3.pstatp.com/large/a7700024612290ecc1f
这部让刘慈欣坚持完成《三体》的经典IP,有着“中国最难拍科幻小说”之称。如何用历史文明与科幻文明的碰撞来完成对人性的表达,是观众们期待的重点。
作为该剧总制片人、编剧,梁振华坦言,这部作品制作难度很大,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天意》剧本的创作渐入佳境,将在年底正式开机。预计拍摄周期五个月,全剧50集左右。而男女主人公都将选用与角色匹配度最高并有一定大众认知度的新人。毒药君质疑新人演员对观众群体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对此梁振华表示:“饱满的故事和精良制作一定能赢得观众的信赖。”
http://p3.pstatp.com/large/a780002435fa780a819
为了保证制作和最终的呈现效果,这部网剧的资金投入已经达到国内电视剧的顶配投资水平。梁振华说:“虽是网剧,但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网感而低幼或轻佻。这是我第一部操盘的网剧,必然会用优秀的剧本、精良的团队和完美的制作来回馈观众。”
打造“爆款”的创作观与方法论
IP,全称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这个资本界的术语成为了2015年至今网络文学最热的词。所有人都在争抢有着可观数据的大IP,而梁振华安之若素。他说:“影视剧创作无非两种,一种是原创,一种是改编。IP对创作者来说就是改编一个文本,这并不新鲜。只谈IP的占有而不谈IP的开采转化,是难以理喻的,很快负面效果就会显现。”
坚信原创永远是最大生产力的梁振华,又是如何打造“爆款”的?
1.影视剧需要一幅有亲和力的面孔
“创作一个作品,把内容精良程度、独特性、市场匹配度做到最好,自然会成为IP。”
梁振华原创的作品占到他所有作品的70%以上:“原创很自由。当原创编剧有好的想象能力和复原世界的能力的时候,原创是我们更好的选择。”而在题材的选择上,他从不给自己设限,总在尝试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故事。《思美人》是历史传奇,《冰与火的青春》是青春励志,《神犬小七》写的是人狗都市情,《密战》当代高科技谍战,《铁血兄弟》是年代传奇,《我的博士老公》则是家庭伦理——“我试图在不同的题材里发掘能到能够跟自己创作观念和表达欲望对接的东西,这正是创作的最大乐趣所在。”
他认为,对于创作者来说,所谓IP其实更大意义上等同于一个先期获得了关注度的题材。“而IP对影视剧本写作而言,仅仅是一个起点,漫长的征程还没有开始。”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242b7fe31a9e0
身为文学专业教授的梁振华,对作品的文学性一直葆有更高的追求。
他说:“影视剧是以文本作为基础的,一定会有文学追求。不管市场和资本的力量有多么强,文学独特的美是不可能丢失的。文学性,我把它理解为一种诗性,一种对世界超越性的解读,一种对存在更深刻的认知。这些东西在影视剧中不能够丢失,但影视剧跟大众打交道更多,所以情怀和诗意的传达不能太生硬,忌概念化、口号化,它需要变成生动的情节和故事,需要一幅有亲和力的面孔。”
2.IP到剧本的距离可能是“无限远”
“IP浪潮裹挟着大数据时代而来,是受到了资本和互联网力量的驱动。”
热衷于原创不意味着拒绝IP。“IP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和关注是有它的道理,就是这些题材从内容到形式可能契合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趣味值。”在梁振华看来,IP今天主要指的是网文。而网文的创作方式跟传统文学是有差别的——想象力、年轻态、时尚、架空是网文的“标配”。
前不久在法兰克福书展“故事驱动中国”的一次演讲里,梁振华从学理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小说与影视作品的美学特征,在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而网文的劣势则在于它的逻辑体系、整体观念、戏剧结构和对人物、情感的勾画多不如传统文学严谨和系统化。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今一些网文作品也正在慢慢更改我们对草创网文的认知,与传统文学的叙事鸿沟越来越小了。
对梁振华而言,选择原创还是改编IP,归根结底,是要看这个故事是否能点燃他的创作激情。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基石不是小说而是剧本,所以一个项目的好坏不在IP好坏,而是取决于改编的功夫,“这里面包括编剧的底蕴与哲学、剧本写作的经验,也包括戏剧写作的基本规范与规律。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小说写作和戏剧写作从观念到技巧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一本小说要转换成可供拍摄的合格的剧本,距离可能是无限远。”
http://p3.pstatp.com/large/a7700024615c58c26fc
改编自南派三叔、乾坤原著的《怒江之战》作为网络独播剧上线至今,点击率成绩傲人。梁振华认为,这部作品为远征军的故事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鲜的视角:“一个敢死队,为了一个不知所终的目的踏上一条不知归路的旅程。悬疑贯穿全片,很类型化,也不失血性和情怀,它燃起了我的创作激情,绝不是因为数据去改编它。改编和小说是对话的关系,不是谁臣服于谁或者谁模仿谁。在原著面前匍匐不前,是最懒惰的改编。”
3.不存在机械的创作模式
梁振华两年前成立了编剧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里有他从各个渠道纳来的贤才,也有他指导的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梁振华手把手带入编剧行业的,磨合期超过三年以上。
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同的项目来调整编剧团队的构成和创作方式。作为总编剧的梁振华负责剧本整体走向、美学风格和戏剧结构的把控,从主题设置到人物塑造到剧情设计,都事无巨细地参与。“因为每一个题材都是新鲜的,所以,对编剧来说,不存在机械和恒定的创作模式。”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242b980d419aa
以《思美人》为例,从做剧本到开机有四年的时间,四年里剧本改动过三次,每一次都是颠覆性的改变。
梁振华坦言:“《思美人》可以说比较全面地贯穿了我的文学与家国情怀,以及我对屈原的理解。这种题材需要一种强大的美学风格作为保障,它的语言文风如果采取割裂式创作,会有很大的违和感。但是,类型性很强的题材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但依然需要风格上强有力的整合和统筹。对剧本创作来说,方向和风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细节和技巧。”
4.将艺术与市场相融合
问起是否为市场在文学上妥协,梁振华笑言,“妥协”二字需要加引号,适当的一些让步是为了与市场融通。
他说:“在影视剧本的创作中,把自己所谓的‘精英思维’尽量跟大众趣味对接。第一,要把自己高、精、深的作品变得有趣好玩;第二,要让自己跟时代的主流趣味之间不要有太大的违和感,现在互联网趣味这么强势,不要去排斥它,尽量去兼容它;第三,形式感是内容的一部分,当我们遗忘了用什么样的形式感去讲一个故事,那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故事写出来结果无法引发观众的兴趣。以融通的方法去面对今天的趣味,达到的效果会好很多。”
受众永远是含糊不清的,没有任何一部好的作品会明确拒绝某个年龄层的观众。作品年轻态、时尚感强,并不意味着排斥年龄偏长的人观看。
http://p3.pstatp.com/large/a780002436238e1668e
梁振华说:“以《思美人》为例,等它播出时,我希望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来观看——年轻人可以当作青春偶像剧来看,上点年纪、有文化追求的观众可以当作历史正剧来看。两者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作品有一个主调,而它的复调结构与多层次就像交响乐,有不同的声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声部得到的享受是不一样的。”
5.制片人就是在各种矛盾中寻找平衡
毒药君打趣说,《思美人》中邀请易烊千玺饰演少年屈原是为了吸粉。对此,梁振华解释道,一方面,易烊千玺本来就是湖南人,跟屈子有地域上的姻缘关系;另一方面,易烊千玺从小多才多艺,跟少年屈原的角色很匹配;另外,更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易烊千玺的加入,引导他背后的粉丝对这部作品涉及到的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激发热情。
令梁振华备觉欣慰的是,包括易烊千玺在内,《思美人》剧组中很多演员的粉丝都开始自发诵《离骚》、背《楚辞》,开始了对这段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研读。这样的社会效应超出了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力,是弥足珍贵的。
http://p3.pstatp.com/large/a77000246149d9882f2
同时,梁振华坦言,如今业界选择演员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数据。作品要完全面向市场,完全不考虑演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太现实。“为了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具有人气的演员。”梁振华说:一些作品靠故事的饱满程度来成就演员,也有作品通过演员的影响力来拉伸作品的知名度;大腕儿不是万能的,但也并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选用新人。“总之,作为制片人,永远要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去寻找平衡。”
此外,演员与角色的匹配程度同样不可或缺。《思美人》选马可扮演屈原就不仅因为数据:“当我看到马可在《花千骨》中杀阡陌的形象,跟我想象当中屈原的飘逸高蹈、遗世独立、仙风道骨的形象是匹配的。”
http://p3.pstatp.com/large/a79000242bb11ae6d4c
如今,选角成了制作行业最大的难题之一。由于供不应求,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变成了极其稀缺的资源。“现在整个行业正在往演员中心制转轨,有市场影响力的演员正在掌握了这个行业的一部分命脉。在稀缺的资源中找到与自己作品匹配的、有影响力的演员,只能靠自己的作品内容形成好的口碑,演员会对好的制作团队、好的剧本有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