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柔软》: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2015-09-24 17:24:11)
标签:

杂谈

《柔软》: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文 九夜茴

我不知道,我大概永远也不会再去尝试揣测活着的意义。或许加缪真的是对的,“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并不是要宣扬一种异端邪说来歌颂死亡。而是所有的关于生命观的问题都没有任何确切的答案。生命充满太多变数,我们永远也无法为“我们活着”找一个确切的答案和原因。一切当时自己自信满满确信不疑关于生命的肆虐的想法,后来一看竟都变成儿戏。所有对于“活着的意义”的揣测都是轻蔑的,因为一切充满变数的定义都是不负责任的,都是儿戏都是笑话。所以,剩下的唯一一件严肃的确切的事情,便只有自杀。当然这只是一点题外话,可当我比较我写下的关于一本书里三个不同剧本的读后感的时候,却轻而易举地体现了这一点,体现了我的信念是多不牢固,多不可信。


在我读完《柔软》以后,我确信了以后的生命观应该这样发展:


“我好喜欢碧浪达这个人物,就像他所说:“生活不过是个沙漏,正着放,反着放,怎么放都是同样的时间流逝。” 极端的悲观或许就是一种乐观,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事情好坏,我都注定是个悲剧。所以,“在乎”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我坚信我的悲剧注定无法改变,所以我可以不抱任何希望,也就没有受挫一说,反而可以得到内心的平静。就像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里说,“我不可能比现在更孤独了”,既然如此,我还在乎什么纠结什么,没有比这更糟糕的状况了,即使发生好的事情我的悲剧也已经注定,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我不会去期待好事的发生,也不会埋怨悔恨坏事的发生。因为无论好坏,悲剧就在那里,原封不动,不会因事情好坏而发生变化。事情的结果与我毫不相干,随它自己发展自生自灭,我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没有喜悦也没有失落,所以剩下的自然只有平静而已了。 ”


可是当我读完《琥珀》,我竟发现,自己写下的关于《琥珀》评论完全是对以上读完《柔软》后的感想的讽刺,既然我不抱希望,既然我决定当一个没有念想的极端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我却为“爱”这个命题如此动容。我还是在乎,我还是放不下。我还是在自欺欺人。我还是期望着“爱”来摧毁我融化我。


我一句一句一丝不苟的写下:“怀疑,还是怀疑,怀疑让我们不肯承认爱与被爱。怀疑让我们自作自受自怜。我们怀疑,是因为太在乎。我们质疑幸福,是因为害怕失去。人一生中最大的苦主,莫过于爱,多少人一生的纠缠归根结底都只是围绕着“爱”。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哀的,可尽管悲哀,仍然是我们知道的最美好的事。 每个人心底对爱的渴望,不管他自己是否承认,都应该是他一辈子所有的渴望中最强烈而又最脆弱的。爱的吸引太过致命,以至于我们面对它时都会变得畏畏缩缩,可到头来让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揭开面具勇敢面对赤裸的真相,让我们卸下防备和伪装扫走阴霾迎接温暖的还是它。爱是万能的,无所不及无坚不摧。被你爱,被你惦记是最幸福的事情。我爱你,无论过程如何无论结果如何,亦是如此。”


完全处于两极的评论,被我写在同一个记事薄上,出自于同一本书的两个不同剧本。时间差只有四天。这多么讽刺可笑。我的思绪是有多么不确定多不负责任。


我以后再也不会满口胡言,满脑子空话。以后再也不会给自己设定什么人生信条。你看,我的思维是多么可笑,周遭环境的丝毫变化,哪怕是阅读内容的变化,都可以使我的生命观发生如此讽刺的剧变。


自相矛盾的丑,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过,无论我多么羞愧自己曾经这样轻蔑地揣测活着的意义,无论我最终是否能够给自己的生命找到答案,我也坚信不疑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经历过两场身边的人的离世,我知道失去自己所爱的人是什么感受,因此,我也能够想象如果我离开这个世界,爱我的人们会是什么感受。

“因为你,我害怕死去。”给所有爱我的人。


关注毒药App官方微信:duyaoapp

每天下午精推书评影评,

复苏一生的阅读及观影记忆。

《柔软》: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