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崂山太平宫

赵孟頫(f)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崂山巨峰石壁留有他的七绝《咏崂顶》:“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挥毫绘成天然画,笔到穷处难寻源。”在犹龙洞上盖的混元石壁上,还刻有他书写的《道德经》一章,并留记“大德十一年赵孟頫书”。查元大德十一年,说明赵孟頫到崂山时约为1307年。
太平宫占尽天地盛景,周边有绵阳石、狮子峰等处,均位于太平宫侧后方。绵羊石由几块天然巨石叠成,经亿万年风化剥蚀,仿佛是人工雕琢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条件下看去,不但外形酷似,而且口眼皆备,在崂山的象形石中,以此为最。题刻的“绵羊石”三字,字径80厘米,由青岛市书法家杨慕唐书。
狮子峰下行转西行百余米,有巨石天然叠压形成的岩洞,此是崂山著名的'犹龙洞'。洞中供奉太上老君以及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和道教南五祖、全真北七真等人塑像。据说,此岩洞原名'老君洞',主要供奉太上道祖之神位,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山东提学邹善认为洞名庸俗不雅,随行陪侍的即墨县令杨方升博学多才,根据《史记·老子列传》中孔子向老子拜访之后说过的'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的记载,将洞名更为'犹龙洞'。
犹龙洞洞顶有整个一体的巨石名'混元石',取义于道家'天地元气、混元无极'之意,石上刻有三组古代星图,至今无人能解释其中含义。相传为初祖刘若拙道长在此观星参斗、修心养性的所在。再沿着山路东南行,会遇见一个形状像仙桃的石头,高约10余米,周约30余米,上锐中丰下削,色泽殷赤,顶尖微现红光,犹似熟透的仙桃。有说是王母娘娘曾在此开蟠桃会留下的,但也有说是孙悟空当年在上界当弼马温盗仙桃没吃完所为。
过了仙桃石不远,迎面会看见寿字峰,有寿字碑解道-“集天下大寿、高寿献给所有的后来人”。一个个寿字,是约请了当代最有名气的书法大家写就,按比例放大后由匠工刻凿于高约百米的山岩上,其中,天下第一大的大寿字,高20米、宽16米,出自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名家沈鹏之手。粗略一数,大大小小的寿字,约百个甚是壮观。
过了寿字峰继续往山顶蜿蜒攀登,到一堵天然绝壁前会遇见一个景点名胜“觅天洞”。你都想象不到,这个洞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低头弯腰的人攀爬,并且必须借助于手电筒照路才敢前行。人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你必须通过觅天洞才能到达上苑。
太平宫虽然是个古代就有的旅游景点,但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舍得花大钱搞基本建设,使得她依然能够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自驾来玩的话大约多半天就可搞定,来此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