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崂山太平宫

(2022-06-02 05:23:21)
                                  游崂山太平宫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太平宫,始建于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位于崂山仰口湾畔的上苑山,背山面海,是崂山有史料可考最古老的道观之一。据《胶澳志》记载:“太平宫,宋初敕建,乃华盖真人刘若拙道场。”明代黄宗昌在《崂山志》中写道:“上苑,所谓太平宫者也。”明朝嘉靖四十五年、清朝顺治十年都留下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 太平宫因修建于上苑山东南坡处,故又称'上苑宫'太平宫门外有两棵古松,分列道路两侧,树龄均在300年以上,是崂山赤松中的“寿星”。古松旁边有巨石,一石镌有“疑似幻境”,另一石则镌“双石长松”。相传太平宫最初名为太平兴国院,它和上清宫一起,是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算起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赵孟頫(f)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崂山巨峰石壁留有他的七绝《咏崂顶》:“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挥毫绘成天然画,笔到穷处难寻源。”在犹龙洞上盖的混元石壁上,还刻有他书写的《道德经》一章,并留记“大德十一年赵孟頫书”。查元大德十一年,说明赵孟頫到崂山时约为1307年。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太平宫素有'海上宫殿'之美誉,入门照壁'海上宫殿'四个大字,气势雄浑,端庄大气,是清代大书法家华世奎(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手笔。照壁背面是胶东邓山撰、高密蔡省庐(1912年生于山东高密,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青岛市书协名誉主席,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书法艺术家。)所书的《太平宫记》。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太平宫整个建筑呈“品”字形,由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西偏殿一石似龙盘身入眠,被称为“眠龙石”,石下有一井,名“龙涎”。东院钟亭悬有八卦铜钟,上铸“国泰民安”,据说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四时”和“八节”,四时为春、夏、秋、冬,八节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与“八卦”相对应,旧日宫中道士因不同的季节,分别在与八卦方位相对应的“八节”上敲击,这是太平宫所独有的“太平晓钟”(崂山胜景之一)。石碑刻的此4字,字径40厘米,由青岛市书法家王梦凡所书。每逢阳历新春元旦,这里都会举办'太平晓钟'新年祈福活动,祈求天下太平、国富民丰。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太平宫占尽天地盛景,周边有绵阳石、狮子峰等处,均位于太平宫侧后方。绵羊石由几块天然巨石叠成,经亿万年风化剥蚀,仿佛是人工雕琢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条件下看去,不但外形酷似,而且口眼皆备,在崂山的象形石中,以此为最。题刻的“绵羊石”三字,字径80厘米,由青岛市书法家杨慕唐书。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狮子峰上,有明清时期的多处题刻,如“仙山揽胜”、“山海奇观”、“永固河山”、“云淡风清”等等,相对有名气的当属明代嘉靖年间出身即墨望族的监察御史蓝田和山东参政陈沂同游此地时的留迹,以及山东参政陈沂在明正德年间题写的篆书'寅宾洞'三个字,取自《尚书·尧典》中'寅宾出日'的句子,金石笔力,不同凡响。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狮子峰下行转西行百余米,有巨石天然叠压形成的岩洞,此是崂山著名的'犹龙洞'。洞中供奉太上老君以及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和道教南五祖、全真北七真等人塑像。据说,此岩洞原名'老君洞',主要供奉太上道祖之神位,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山东提学邹善认为洞名庸俗不雅,随行陪侍的即墨县令杨方升博学多才,根据《史记·老子列传》中孔子向老子拜访之后说过的'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的记载,将洞名更为'犹龙洞'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犹龙洞洞顶有整个一体的巨石名'混元石',取义于道家'天地元气、混元无极'之意,石上刻有三组古代星图,至今无人能解释其中含义。相传为初祖刘若拙道长在此观星参斗、修心养性的所在。再沿着山路东南行,会遇见一个形状像仙桃的石头,高约10余米,周约30余米,上锐中丰下削,色泽殷赤,顶尖微现红光,犹似熟透的仙桃。有说是王母娘娘曾在此开蟠桃会留下的,但也有说是孙悟空当年在上界当弼马温盗仙桃没吃完所为。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过了仙桃石不远,迎面会看见寿字峰,有寿字碑解道-“集天下大寿、高寿献给所有的后来人”。一个个寿字,是约请了当代最有名气的书法大家写就,按比例放大后由匠工刻凿于高约百米的山岩上,其中,天下第一大的大寿字,高20米、宽16米,出自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名家沈鹏之手。粗略一数,大大小小的寿字,约百个甚是壮观。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过了寿字峰继续往山顶蜿蜒攀登,到一堵天然绝壁前会遇见一个景点名胜“觅天洞”。你都想象不到,这个洞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低头弯腰的人攀爬,并且必须借助于手电筒照路才敢前行。人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你必须通过觅天洞才能到达上苑。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穿过这段通天之路,人们眼前豁然开朗,瞪大眼睛来欣赏观看羊口湾畔的山海一色。2000年后,太平宫景区自山下至上苑开通了索道,年老者或爬山困难的人都可先坐隧道上到山顶,然后慢慢的自山顶沿台阶向山下逐个景点漫游,但你放弃了享受爬山乐趣的机会。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探寻崂山古代旅游景点(5)太平宫
太平宫虽然是个古代就有的旅游景点,但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舍得花大钱搞基本建设,使得她依然能够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自驾来玩的话大约多半天就可搞定,来此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2.01.04.整理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儿童节有感
后一篇:端午节的传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