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
标签:
奥匈帝国大拇指广场八音盒陈列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 |
分类: 世界历史 |
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曾在这里生活过,向全世界放射着光辉,欧洲文化的各种潮流都在这里汇集。这座音乐之都的真正天才是把一切具有极大差异的文化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奥地利文化。

这种兼容并蓄的艺术,这种犹如音乐柔和过渡的艺术,从这座城市形成的外貌中就已经可以看出。在经过几百年的缓慢发展,城市边缘的房屋,有的倒映在多瑙河的巨流之中,有的面向辽阔的平原,有的散落在园圃和田野,有的分布在树木葱郁的阿尔卑斯山最后余脉的不陡的山岗上;人们几乎感觉不出哪里是自然景色,哪里是城市的起端,两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可是到了市区,人们又会觉得这座城市的平面发展宛若一棵树的年轮似的一圈一圈层次分明;在古老的要塞围墙的旧址上是一条环城大道,用华丽的屋宇环抱着城市最中间、最贵重的核心。贝多芬曾在这里的利希诺夫斯基侯爵府上演奏过;海顿曾在这里的埃斯特哈齐侯爵府上做过客;这里的朝廷城堡曾见过历代的皇帝,这里的美泉宫曾见过拿破仑。

谁都知道维也纳是一座享乐者的城市。享受美食属于一般享受,而从事音乐、跳舞、演戏、社交、讲究修养和风度仪表,才是这里的一种特殊艺术。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头等重要的事,不是军事、政治、商业,而是皇家剧院上演的节目——这座剧院在公众生活中具有其他城市几乎不能理解的重要性。

这座皇家剧院,即城堡剧院,对维也纳人、奥地利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座演员在上面演戏的舞台,而是唯一真正具有高尚情趣的“宫廷侍臣”。观众从皇家演员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榜样:一个人该怎样穿着打扮,怎样走进房间,怎样谈吐。舞台不仅是使人娱乐的场所,而是一本教人正确发音、学习优雅风度的有声有色的教科书。——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已经远去,但作家茨威格所描述的关于艺术、咖啡馆等表现维也纳人的松弛感的历史遗迹仍然完整地保留下来。每个人点一小杯坐好几个小时,聊天、写作、玩牌、收邮件,你消费的是时间和空间,付的却只是一杯咖啡的价钱,20
世纪的风云传奇,很多都藏在一间间不起眼的咖啡馆里。
奥地利的历史,起源于东法兰克王国,公元 962
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其疆域鼎盛之时,包括今德国、奥地利、捷克、丹麦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国北部和中部。

在德语中,奥地利意为“东部地区”,起初只是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国巴伐利亚、斯提利亚东部的边疆领土。1156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间,对帝国内部的大国进行了拆解,其中对巴伐利亚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权方案,奥地利由边区提升为公国,正式建国。

1282 年起,哈布斯堡王朝开始统治奥地利,并在不久后被选举成为帝国皇帝,其后 200
年,奥地利逐步吞并了斯提利亚、蒂罗尔等地,使国土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邦国。


1454
年,奥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奥波德签订协议,将国家一分为二,交由他们的子孙分别掌管,北部是统治上奥地利地区的奥地利公国,南部则是斯提利亚公国,君主同时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453
年,英法结束了百年战争,法国开始着手国家的统一,大举进攻西欧的大国勃艮第,勃艮第公国名义上属于法兰西王国,但在百年战争时期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1477
年,被称为“大胆的查理”的勃艮第公爵死于乱军之中,由于没有男性子嗣,勃艮第公国宣告灭亡。

结果法国仅收回了法语区约
27%的土地,整个低地、法国东北部以及中部的一些领土都由奥地利获得,对勃艮第的瓜分使奥地利的领土扩大了一倍有余,一举跻身欧洲列强行列。1490年,上奥地利统治者绝嗣,奥地利和斯提利亚合并,再次由一位公爵统治。

15 世纪末,日益强大的法国发现自身领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领土包围,于是在 1494
年发动意大利战争,先后夺取了米兰等地,但对那不勒斯王国的侵略却受挫败,此后两个世纪,那不勒斯王国一直受哈布斯堡统治。1513
年,哈布斯堡转入反攻,夺取米兰。

1525 年,查理五世于帕维亚战役大败法国,生擒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529 年,米兰划归哈布斯堡。1544
年,查理五世围攻巴黎,虽因奥斯曼帝国进逼维也纳而撤军,但仍帮助萨伏伊地区重获独立。

1557
年,哈布斯堡于圣康坦战役中击溃法国,双方签订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哈布斯堡将法国势力彻底逐出意大利,巩固了在南意大利的统治,获得了米兰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东边,奥地利则要面对更加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一世的领导下,奥斯曼进入到鼎盛时期,先后击败匈牙利-波西米亚、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中东强国波斯,让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胁。

查理五世的敌人们组成了“渎圣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信奉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共同领导。1526
年,苏莱曼一世亲征匈牙利,击溃波西米亚-匈牙利联军,占领匈牙利大部,并于 1529 年和 1532
年两次率军围攻维也纳,从侧翼支援法国,但是均被天主教同盟击退。

后由于波西米亚-匈牙利国王战死,查理五世加冕匈牙利国王和波西米亚国王,获得了匈牙利北部和整个波西米亚。1540
年,查理五世攻打布达,试图夺占匈牙利中部地区,遭到失利,被迫承认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达维亚公国成为苏丹的附庸国。

1542 年,奥斯曼军队在法国南部登陆。1544
年,查理五世进逼巴黎,奥斯曼帝国再度围攻维也纳,但法国因无法继续作战而讲和。此后双方边境大体稳固,但奥斯曼帝国西进之路受阻,不得不将欧洲的进攻方向集中在斯拉夫人的区域,与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矛盾激化。

海上的竞争则更加激烈,1535 年,查理五世率军征讨北非,从苏莱曼一世手中夺得突尼斯。1538
年,西班牙舰队在普雷韦扎战役中被海雷丁帕夏击败,突尼斯再次易主,从此奥斯曼在地中海称雄 33 年。1571
年,腓力二世与威尼斯共和国结盟,在勒班陀海战击败突厥人,重获地中海主导权,但哈布斯堡也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

《布拉格广场》
打败法兰西,击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后,哈布斯堡帝国成为无可争辩的欧洲霸主,以及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但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加剧,西班牙、葡萄牙庞大殖民地流入国内的财富也没有提升帝国的生产力,反而流入了英国、法国,使后者国力渐涨,为日后埋下隐患。

查理五世退位时,将自己的领地一分为二,西班牙、勃艮第、法国中部交由腓力,奥地利和神圣罗马帝国则交给斐迪南。腓力二世成功统治了葡萄牙,却陷入与英国、法国的长期竞争而无法自拔。

由于陆上、海上通道均被切断,腓力二世被迫允许低地军队自负盈亏,高额的税收和官员的腐败使低地爆发大规模叛乱,“西班牙的暴行”事件后,叛乱者宣布成立尼德兰联合省,借助宗教进行武装反抗,试图从帝国独立出来,由此引发八十年战争。与此同时,无敌舰队五次远征英国均告失利。




1806 年,奥地利再次被拿破仑击败,弗朗茨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09
年,任命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为首相,奥地利的反法政策改为策略性与法合作。1810
年,弗朗茨一世将女儿嫁给拿破仑一世,以巩固奥地利的地位。

1812 年,拿破仑一世侵俄失败,奥地利又转而与法作战,莱比锡战役后,于 1814
年攻入巴黎。同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收复使奥地利所失领地,并得到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威尼斯和米兰,后组成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奥地利的大国地位得到恢复。


在维也纳革命影响下,匈牙利和捷克先后发生革命,斯拉夫人问题日益尖锐化,全国各地革命一触即发。奥军在俄罗斯帮助下成功镇压了1848年匈牙利革命,加剧了匈牙利对奥地利政府统治的不满。1849年起,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霸权展开尖锐斗争。

《消失的城堡》
1867 年,奥匈二元帝国正式建立,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1918
年,分裂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版图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由一个君主、两个国家和三个政府组成。

一战解体后,分裂出的国家虽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有些曾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的国家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领土。很多国家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结果让
21世纪初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

庆祝开博十七周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