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别康桥

(2025-01-01 10:11:02)
标签:

七国时代

阿尔弗雷德大帝

王位继承

英国历史

浦西世博会博物馆

分类: 世界历史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再别康桥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康河右岸皆学院,左岸牧场之背,榆荫密覆,大道纡回,一望葱翠,春尤浓郁。但闻虫声鸟语,校舍寺塔掩映林巅,真胜出也。迩来草长日丽,时有情耦隐卧草中,密话风流。我常往复其间,辄成左作。——《春》
再别康桥
我但自喜楼高车快的文明,不曾将我的心灵污抹,今日我对此古风古色,桥影藻密,依然能坦胸相见,惺惺惜别。康桥,再会吧!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我心灵歌名的怒潮,尽冲泻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此后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明年燕子归来,当记我幽叹音节,歌吟声息,缦烂的云纹霞彩,应反映我的思想情感。
再别康桥
最难忘骞士德顿桥下的星磷坝乐,弹舞殷勤,我常夜半凭阑干,倾听牧地黑野中倦牛夜嚼,水草间鱼跃虫嗤,轻佻静寞;难忘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淹没了寺塔钟楼,长垣短堞,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难忘茂林中老树纵横;巨干上黛薄茶青,却教斜刺的朝霞,抹上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
再别康桥
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暝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难忘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一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满天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再见吧,我爱的康桥。——《康桥再会吧》
再别康桥
周深《Rubia
康桥是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穿过剑桥大学,犹如进入历史,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这古色古香的建筑,云飞浪卷的校园,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风情万种、雄浑磅礴,让你忘了这里是学院,还是花园。
再别康桥
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他们有绅士一样的迷人气质,温暖和善,灵魂是率性的。如青烟似的前尘往事,更像是纪念,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再别康桥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共同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地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包括内陆水域),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
再别康桥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无论是在英国东海岸哈比斯堡市发现的约8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足印,还是在萨福克郡的帕克菲尔德发现的约70万年前的燧石工具,或是在肯特郡的福德维奇发现的约60万年前的手斧工具,在博克斯格罗夫的考古发现在第一批不列颠人的故事中是最重要的。
再别康桥
50万年前,博克斯格罗夫似乎是旧石器时代的手斧中心,在那里还发现了一些人骨,起初科学家们认为胫骨和门牙都属于海德堡人,后也有科学家提出门齿实际上可能属于尼安德特人。在这个时期,巨大的冰川覆盖了英国,气温急剧下降,大约5万年后,当另一个温暖阶段开始时,人们才回到这个地区。
再别康桥
斯卡拉布雷是位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村落,该村落建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公元前2500年被废弃,由十座石制房屋组成,用土坝支撑墙壁,房屋内设有石灶、床铺和橱柜,此外,村庄还拥有原始的排污系统,因其保存完整,斯卡拉布雷遗迹被称作“苏格兰的庞贝”。
再别康桥
位于苏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巍峨的巨石呈环形屹立在绿色的旷野间,是英伦最著名的史前遗迹。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意义重大,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
再别康桥
约公元前700年,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一支部落不列吞人,可能是不列颠的名称来源,另外一种假设是不列颠来自于迦太基语的一个单词Baratanac,意为锡的大陆。凯尔特人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逐渐分化。
再别康桥
公元前55年,恺撒曾两次渡海入侵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帝国第四任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随后不列颠变成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59年,时任帝国不列颠行省总督加图斯•迪西阿努斯是个出了名巨贪,他的肆意妄为严重损害了罗马在不列颠的同盟政策,甚至试图吞并爱西尼王国,爱西尼王国王后布狄卡在东英吉利起义,迫使罗马人退到不列颠西南部,但起义最终在罗马将领镇压下失败。
再别康桥
当罗马国力达到最鼎盛时期,有超过29条大型军事公路由首都罗马以辐射式向外扩散,接上罗马帝国内113个省份372条大道,总长超过12万公里,单在高卢,有超过21千公里道路,公元78年,在不列颠也有至少4000公里的罗马大道,可谓条条大道通罗马。
再别康桥
公元122年,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保护已控制的英格兰经济,开始在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史称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长约120公里,几乎向正西方,从泰恩河畔到索尔威湾,包括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哈德良长城与安敦尼长城、日耳曼长城(德国境内)共同组成了古罗马帝国时代的戍边系统。
再别康桥
宗教上,罗马人将奥林匹斯山的多神教信仰带入不列颠,和凯特人的精灵崇拜融合混杂,出现了诸如罗马-凯尔特神庙之类的建筑。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基督教在罗马获得合法地位,不列颠的基督教信仰进入正轨。
再别康桥
公元4世纪,扩张的停滞、军队管理的膨胀和频发的不可抗灾害使罗马帝国摇摇欲坠,苏格兰人和撒克逊人的入侵破坏了哈德良长城等防御工事,公元409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撤军,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再别康桥
《大鱼》+Scarborough fair
5世纪初,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盎格鲁人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是英格兰的由来。
再别康桥
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七个强国,肯特王国、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威斯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史称“七国时代”。
再别康桥
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是英国社会封建化的开始。
再别康桥
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公元878年,威塞克斯王国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一面纳贡赎买以削弱丹麦人的控制,一面进行了广泛的军事改革,修缮堡寨,筹建海上舰队,终于在爱丁顿战役中击败丹麦人,迫使其签订《威德摩尔合约》,将英格兰北部规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再别康桥
阿尔弗雷德鼓励教育,编译大批古典名著,并编撰《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和英格兰第一部法典《阿尔弗雷德法典》,大力完善威塞克斯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军队结构,被誉为“大帝”尊称,同时也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被授予该名号的君主,后人也尊称其为“英国国父”。
再别康桥
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儿子长者爱德华继承父亲的功业而加以扩展,在多次击败丹麦人后收复英格兰大多数的地区。公元927年,长者爱德华之子埃塞尔斯坦成功征服了丹麦人,使其成为了整个英格兰的第一位统治者,自称“英格兰国王”,同年苏格兰和威尔士国王投降,他成为“不列颠国王”。
再别康桥
但实际上,他的统治完全笼罩在祖父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阴影下,以至于经常被忽视,现今他被重新审视,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西撒克逊国王之一,他一生未婚,王位由同父异母的兄弟爱德蒙一世继承。爱德蒙一世不断在军事上巩固英格兰的安全,同时还帮助自己妹妹的儿子登上了法国的王位,即后来的法王路易四世。
再别康桥
经过几代有为君主的统治,威塞克斯王国已经悄然变成了西欧地区最兴盛的国家,英格兰人民享受了一段和平时光。公元978年,英国史上臭名昭著的昏君埃塞尔雷德二世,在其母后操控下突然上位,引起轩然大波。同时,英格兰教会出现大量腐败现象,教会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再别康桥
在英格兰政局风雨欲来、暗潮涌动之际,穿行于北海的维京人(丹麦人)又卷土重来,他们不仅是出色的战士,也是精明的商人,情报信息传递的媒介,威塞克斯王国实力的兴衰,很容易被他们敏锐地捕捉到。
再别康桥
而隔海相望的诺曼底公国成为了维京冒险者的保护伞,这个公国由维京勇士步行者罗洛于公元911年所建,所以,诺曼底和这些斯堪的那维亚的来客沾亲带故,海岸和港口对冒险者们敞怀而迎,维京人可以先南下法国西北部休整,再直接度过海峡入侵英格兰。
再别康桥
英格兰沿海地区再次成为维京掠夺者们的围猎场,汉普顿、柴郡、德文郡、康沃尔都狼烟四起,甚至内陆地区的多塞特也未能幸免,让英格兰饱尝久违的挫败感。1002年,时任英国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下令屠杀丹麦区的丹麦人,造成了著名的“圣布莱斯纪念日大屠杀”。
再别康桥
丹麦国王八字胡斯文的妹妹也在这次屠杀中死亡,此举激怒了胡斯文,他在1013年占领了整个英格兰。埃塞尔雷德二世的妻子艾玛是诺曼公爵理查二世的妹妹,于是一家逃亡法国诺曼底。1016年,埃塞尔雷德二世去世,八字胡斯文之子克努特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再别康桥
为防止诺曼底公爵护送英国王子回国复辟,克努特迎娶了埃塞尔雷德二世的遗孀艾玛,并许诺让这次联姻中所诞生的子女继承英格兰,此后爱德华(埃塞尔雷德二世与艾玛的儿子)一直生活在诺曼底公国。克努特一世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加冕为挪威、英格兰和丹麦国王,但他没有遵守约定,让艾玛诞下的子女继承英格兰,引起国内极大不满。
再别康桥
哈德克努特去世后,王位由他同母异父的兄长忏悔者爱德华继承,标志着威塞克斯王朝的复辟。忏悔者爱德华一生都在治理国政,是英明的帝王,但他登基初期,注重英、法联姻,最终酿成未来的大乱。
再别康桥
Yesterday
由于忏悔者爱德华非常看重诺曼人,激起了大臣歌德文伯爵的不满,歌德文家族是英格兰最强大的家族,势力根深叶茂、盘根错节,他将女儿嫁给爱德华,想以国丈身份继续掌权。歌德文死后,其子哈罗德二世继承爵位,亲自击退进犯的威尔士人,深受英格兰人爱戴。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去世,没有留下后代,贵族们一致推举哈罗德二世接管英格兰。
再别康桥
除了内弟(妻子的弟弟)外,还有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威塞克斯家族最后的男丁显贵者爱德加(忏悔者爱德华侄子的儿子)和征服者威廉(忏悔者爱德华的表亲),因哈罗德被困在诺曼底公国时,曾承认过威廉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但他没有遵守誓言,集合自己的党羽,在约克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自立为王。
再别康桥
同时,哈罗德的兄长托斯蒂格也以平分英格兰为条件获得了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的支持,从而引发英格兰王位争夺战的三方争霸。1066年,威廉召集诺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封建主,率兵入侵英国,诺曼征服标志着英国中世纪的开始。
再别康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繁花依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