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标签:
西班牙葡萄牙1933老场坊创意园邮政博物馆 |
分类: 世界历史 |
阳光优雅地漫步旅店的草坪,人鱼在石刻墙壁弹奏着竖琴,圆弧屋顶用拉丁式的黎明,颜色暧昧地勾引,我已经开始微醺。火红的舞衣旋转在绿荫小径,连脚步都弗拉明戈的声音,悬在窗棂,小酒瓶晃得轻轻,对着风温柔回应,原来爱可以寂静。

一首《马德里不思议》,优雅而随性,激情又含蓄,正如西班牙多元化的性格,不做作,不高调,也不那么冷漠,经历繁华,却未褪色,所有的建筑、遗产及艺术品,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在这座文化之都,你所看到的、触摸到的都是沉淀了沧桑岁月的历史见证。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与西班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海洋探险的先行者,引领了波澜壮阔的全球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文明主导世界的新纪元。“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的诗句,就刻在罗卡角山崖上的十字架纪念碑上,“海草满头,海鸥在肩”,感受到猛烈的风和浪涛击石的砰砰声,这种与肌肤的触感永不会忘。

如果说葡萄牙狭长的国土像一艘停泊在大西洋码头的帆船,那么里斯本就是其美丽的舷窗。远远望去,有如童话世界的红瓦顶房屋与浓淡相宜的绿树交相辉映,还有常年盛开的鲜花缤纷吐艳,恰似一座芬芳妩媚的花园,藏不住的满城明丽,如诗般迷人,牵动着内心中的信仰、光明、诗意、勇气、想象、盼望。

汪苏泷《旷梦》

最终,罗马成功征服了迦太基,而伊比利亚半岛也成为了罗马统治下的“近西班牙”和“远西班牙”两个行省。在五百多年时间里,罗马拉丁人不断涌入伊比利亚半岛,拉丁文化变成主流,居住在这里的拉丁人称呼自己为西班牙人。

公元5-8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建立日耳曼国家,公元376年,遭到匈奴人袭击,被赶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围攻罗马城,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也是被罗马帝国第一个正式承认的蛮族王国。

一直以文明人自居并早已皈依基督教的罗马拉丁人,将西哥特人、汪达尔人等日耳曼民族视作未开化的异教蛮族,为稳固在西班牙的统治,公元589年,西哥特国王雷卡雷德一世带领贵族接受了罗马天主教的洗礼,算是解决了宗教冲突。

公元711年,北非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齐亚德带领一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塔里克在瓜达莱特战役上打败了西哥特王国的末代君主罗德里克,穆斯林军队迅速席卷整个半岛。

此后700多年,伊比利亚半岛被分为两个部分:南部穆斯林统治区,先后经历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和后倭马亚王朝建立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统治,与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中国唐朝长安,并称为当时的“四大学术中心”和“四大国际化都市”。而北部存在数个基督教小王国,时而互相攻伐,时而联合起来企图收回南方的故土。

欧洲中世纪早期,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抗中,基督教处于弱势地位,但随着科尔多瓦哈里发国走向衰落,公元1031年,分裂成20多个被称为“泰法”的小王国。后来,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克的墓地在半岛北部被发现,半岛更是成为基督教徒们的朝圣中心之一,罗马天竺教会组织十字军进入半岛,帮助北部基督教国家对抗穆斯林以守护这片圣地。

经过数百年的混战,到了15世纪,半岛上的基督教王国形成了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和葡萄牙王国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而南部穆斯林政权中仅存一个由北非摩尔人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此时,葡萄牙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欧洲史上第一个对外航海探索的国家,初步建立了地跨欧洲和非洲的殖民帝国,阿拉贡也控制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

而稍弱的卡斯蒂利亚夹在两个强国之中,只能用外交和联姻关系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145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迎娶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妹妹若阿纳为妻,其妹伊莎贝拉则和阿拉贡王储费尔南多订婚。不过恩里克四世在王后出轨的事实中,不得已立其妹为继承人,葡萄牙国王不甘心放弃唾手可得的王位,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就此爆发。

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的轻骑兵部队强于葡萄牙,阿方索五世请求法国盟友援助,但法国正处于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之际,没有加入。1479年,三方达成和议,同年,伊莎贝拉一世丈夫费尔南多二世继承阿拉贡王位,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联合成西班牙王国。1492年,又征服了格拉纳达王国,至此经历了七个多世纪的“再征服运动”结束,西班牙实现了统一。

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积极投身于大航海事业中,葡萄牙因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比西班牙更先进,在阿方索五世领导下,率先探险至非洲几内亚湾一带,其继承人若昂二世在西非加纳建立保护商贸用的要塞,1482年发现刚果,1488年迪亚士探险至好望角,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1506年发现马达加斯加,1507年发现毛里求斯。

而西班牙却是最先发现美洲的,一位自称航海家的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游说于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中,当时欧洲的地理学还是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哥伦布却提出“地圆学说”,欧洲要去中国和印度,走西边能更快到达东方。最终西班牙国双王与哥伦布签署了《圣菲协议》,封他为西班牙海军上将及新发现领土的总督。

1492年,哥伦布率87名船员分乘三艘船只,历经五周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岛,哥伦布以为是印度,称呼此地为印第安群岛。西班牙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这块土地的主权,而西、葡两国长期为争夺殖民地战争,1493年,在教皇调解下,规定亚速尔群岛以西三英里(美洲)归西班牙,以东(非洲)归葡萄牙,即“教皇子午线”。

哥伦布三次向西航行寻找中国所在地,到死都没找到,后另一位意大利籍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在考察时认识到这是一个新大陆,他的名字也用来命名美洲,但之后西班牙用武器入侵,给印第安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

1516年和1519年,卡洛斯(即查理五世)先后继承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家族广泛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奥地利大公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疯女)之子,西班牙双王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法国)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五世接见并资助了一位葡萄牙籍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真理,查理五世看着麦哲伦亲手制作的地球仪自豪地说:“在我的领土之下,太阳永远不会落下!”西班牙王国获得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霸气称谓。

《圣殿骑士》

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以讨伐异教徒为名,发动对北非摩洛哥战争,揭开了马哈赞河会战的序幕,此役有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摩洛哥废王穆泰瓦基勒和摩洛哥国王马利克三位国王参战,史称“三王之役”,战争以葡萄牙人惨败告终。

西班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战死,由于他没有子嗣,应传位给其表弟,即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但葡萄牙拥戴了塞巴斯蒂昂的远房叔祖父恩里克。1580年,费利佩直接出兵葡萄牙,强行加冕,西葡共主联邦正式建立。

为了巩固对葡萄牙的统治,费利佩二世给予葡萄牙较大的自主权,葡萄牙保留自己的议会、政府与法律体系,接受西班牙驻里斯本总督的监督,外交则服从西班牙的领导。西葡合并后,伊比利亚联盟在欧洲、非洲、美洲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是大西洋无可争议的霸主。

费利佩二世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推上了极盛的巅峰,又迅速走向衰落,他是天主教信徒,他到处镇压欧洲各地的新教徒起义,还资助组建了反宗教改革的“耶稣会”,花费了大量财政,不得已加大对殖民地的税收,因此逼反了西班牙最重要的税收地尼德兰(低地国家),欧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荷兰由此独立。

费利佩妻子是英格兰史上著名的暴君女王血腥玛丽,同时也是他的表姑,血腥玛丽死后,他又向玛丽的妹妹伊丽莎白女王求婚,遭到拒绝。1588年,费利佩对英国发动战争,英国此时海军力量远没有西班牙强,但女王伊丽莎白用“借贼打贼”的方法,给予海盗持证抢劫的特权,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西班牙舰队被海盗打败,西班牙海军开始衰败。

西班牙派军进攻葡萄牙,英法对葡萄牙提供援助,1668年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西班牙方面,1701年,到了末代君主卡洛斯二世时,因哈布斯堡家族近亲结婚,西班牙支系宣告绝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几乎所有欧洲君主制国家都被卷入。最终,战争在法国和西班牙联军略占优势的局面下结束,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在宣布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绝不会将西班牙和法国合并的承诺后,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开启波旁王朝。

历时13年的战争损失惨重,西班牙丧失了伊比利亚半岛之外的全部欧洲领土,几乎每座城市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也不复存在。到了腓力五世孙子卡洛斯三世时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对英国宣战(1775-1783年),收回了当初割让给英国的佛罗里达等美洲殖民地,使得西班牙出现了短暂的中兴。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作为同样是波旁家族的卡洛斯四世便加入反法联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相反,拿破仑打入西班牙,把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扶上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成了法国的附庸之一。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流亡其殖民地巴西,1815年,葡萄牙仿照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建立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佩德罗王太子自称联合王国王室亲王、巴西摄政王,直到1822年,巴西才正式独立,葡萄牙失去海外最大殖民地。

拿破仑失败后,西班牙波旁王朝复辟,卡洛斯的儿子费尔南多七世声称要以君主专制统治国家,西班牙进入“黑暗十年”。1833年,西班牙发动人民起义,1873年2月11日,西班牙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西班牙第一共和国。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存在不到两年时间就宣布倒台,阿方索十二世复位登基,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星星坠落时》

一首《马德里不思议》,优雅而随性,激情又含蓄,正如西班牙多元化的性格,不做作,不高调,也不那么冷漠,经历繁华,却未褪色,所有的建筑、遗产及艺术品,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在这座文化之都,你所看到的、触摸到的都是沉淀了沧桑岁月的历史见证。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与西班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海洋探险的先行者,引领了波澜壮阔的全球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文明主导世界的新纪元。“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的诗句,就刻在罗卡角山崖上的十字架纪念碑上,“海草满头,海鸥在肩”,感受到猛烈的风和浪涛击石的砰砰声,这种与肌肤的触感永不会忘。

如果说葡萄牙狭长的国土像一艘停泊在大西洋码头的帆船,那么里斯本就是其美丽的舷窗。远远望去,有如童话世界的红瓦顶房屋与浓淡相宜的绿树交相辉映,还有常年盛开的鲜花缤纷吐艳,恰似一座芬芳妩媚的花园,藏不住的满城明丽,如诗般迷人,牵动着内心中的信仰、光明、诗意、勇气、想象、盼望。

汪苏泷《旷梦》
公元前11世纪,和古埃及、古巴比伦同一时代的迦南人,被希腊人称为腓尼基人,是闪米特人的分支,因善于航海和经商,开始在地中海西部开辟商业殖民地和贸易中转站,其中就有位于欧洲西南角的伊比利亚半岛,与意大利等国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希腊等国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并列为南欧三大半岛,包括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和英属直布罗陀。

后来,这些腓尼基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迦太基人,并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建立了迦太基帝国。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兴起,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展开了对西地中海霸权的争夺战争,因迦太基人被罗马拉丁人污蔑为“布匿人”,因此这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战也被称为“布匿战争”。

后来,这些腓尼基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迦太基人,并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建立了迦太基帝国。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人兴起,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展开了对西地中海霸权的争夺战争,因迦太基人被罗马拉丁人污蔑为“布匿人”,因此这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战也被称为“布匿战争”。

最终,罗马成功征服了迦太基,而伊比利亚半岛也成为了罗马统治下的“近西班牙”和“远西班牙”两个行省。在五百多年时间里,罗马拉丁人不断涌入伊比利亚半岛,拉丁文化变成主流,居住在这里的拉丁人称呼自己为西班牙人。

公元5-8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境内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建立日耳曼国家,公元376年,遭到匈奴人袭击,被赶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围攻罗马城,419年,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也是被罗马帝国第一个正式承认的蛮族王国。

一直以文明人自居并早已皈依基督教的罗马拉丁人,将西哥特人、汪达尔人等日耳曼民族视作未开化的异教蛮族,为稳固在西班牙的统治,公元589年,西哥特国王雷卡雷德一世带领贵族接受了罗马天主教的洗礼,算是解决了宗教冲突。

公元711年,北非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齐亚德带领一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塔里克在瓜达莱特战役上打败了西哥特王国的末代君主罗德里克,穆斯林军队迅速席卷整个半岛。

此后700多年,伊比利亚半岛被分为两个部分:南部穆斯林统治区,先后经历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和后倭马亚王朝建立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的统治,与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巴格达、中国唐朝长安,并称为当时的“四大学术中心”和“四大国际化都市”。而北部存在数个基督教小王国,时而互相攻伐,时而联合起来企图收回南方的故土。

欧洲中世纪早期,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抗中,基督教处于弱势地位,但随着科尔多瓦哈里发国走向衰落,公元1031年,分裂成20多个被称为“泰法”的小王国。后来,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克的墓地在半岛北部被发现,半岛更是成为基督教徒们的朝圣中心之一,罗马天竺教会组织十字军进入半岛,帮助北部基督教国家对抗穆斯林以守护这片圣地。

经过数百年的混战,到了15世纪,半岛上的基督教王国形成了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和葡萄牙王国三个较大的基督教国家,而南部穆斯林政权中仅存一个由北非摩尔人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此时,葡萄牙凭借地理优势,成为欧洲史上第一个对外航海探索的国家,初步建立了地跨欧洲和非洲的殖民帝国,阿拉贡也控制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

而稍弱的卡斯蒂利亚夹在两个强国之中,只能用外交和联姻关系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145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恩里克四世迎娶了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妹妹若阿纳为妻,其妹伊莎贝拉则和阿拉贡王储费尔南多订婚。不过恩里克四世在王后出轨的事实中,不得已立其妹为继承人,葡萄牙国王不甘心放弃唾手可得的王位,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就此爆发。

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的轻骑兵部队强于葡萄牙,阿方索五世请求法国盟友援助,但法国正处于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之际,没有加入。1479年,三方达成和议,同年,伊莎贝拉一世丈夫费尔南多二世继承阿拉贡王位,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联合成西班牙王国。1492年,又征服了格拉纳达王国,至此经历了七个多世纪的“再征服运动”结束,西班牙实现了统一。

此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积极投身于大航海事业中,葡萄牙因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比西班牙更先进,在阿方索五世领导下,率先探险至非洲几内亚湾一带,其继承人若昂二世在西非加纳建立保护商贸用的要塞,1482年发现刚果,1488年迪亚士探险至好望角,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1506年发现马达加斯加,1507年发现毛里求斯。

而西班牙却是最先发现美洲的,一位自称航海家的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游说于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中,当时欧洲的地理学还是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哥伦布却提出“地圆学说”,欧洲要去中国和印度,走西边能更快到达东方。最终西班牙国双王与哥伦布签署了《圣菲协议》,封他为西班牙海军上将及新发现领土的总督。

1492年,哥伦布率87名船员分乘三艘船只,历经五周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岛,哥伦布以为是印度,称呼此地为印第安群岛。西班牙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这块土地的主权,而西、葡两国长期为争夺殖民地战争,1493年,在教皇调解下,规定亚速尔群岛以西三英里(美洲)归西班牙,以东(非洲)归葡萄牙,即“教皇子午线”。

哥伦布三次向西航行寻找中国所在地,到死都没找到,后另一位意大利籍航海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在考察时认识到这是一个新大陆,他的名字也用来命名美洲,但之后西班牙用武器入侵,给印第安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

1516年和1519年,卡洛斯(即查理五世)先后继承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家族广泛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奥地利大公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疯女)之子,西班牙双王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法国)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五世接见并资助了一位葡萄牙籍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真理,查理五世看着麦哲伦亲手制作的地球仪自豪地说:“在我的领土之下,太阳永远不会落下!”西班牙王国获得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的霸气称谓。

《圣殿骑士》
庞大的领土给查理五世带来了繁重的责任,1555年,查理五世主动退位,将奥地利等德意志地区交给弟弟费迪南,又将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交给儿子费利佩二世,尽管哈布斯堡家族从此一分为二,不过得益于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运来的金银支持,西班牙的实力反而随着吞并葡萄牙而得以增强。

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以讨伐异教徒为名,发动对北非摩洛哥战争,揭开了马哈赞河会战的序幕,此役有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摩洛哥废王穆泰瓦基勒和摩洛哥国王马利克三位国王参战,史称“三王之役”,战争以葡萄牙人惨败告终。

西班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战死,由于他没有子嗣,应传位给其表弟,即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但葡萄牙拥戴了塞巴斯蒂昂的远房叔祖父恩里克。1580年,费利佩直接出兵葡萄牙,强行加冕,西葡共主联邦正式建立。

为了巩固对葡萄牙的统治,费利佩二世给予葡萄牙较大的自主权,葡萄牙保留自己的议会、政府与法律体系,接受西班牙驻里斯本总督的监督,外交则服从西班牙的领导。西葡合并后,伊比利亚联盟在欧洲、非洲、美洲拥有广阔的海岸线,是大西洋无可争议的霸主。

费利佩二世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推上了极盛的巅峰,又迅速走向衰落,他是天主教信徒,他到处镇压欧洲各地的新教徒起义,还资助组建了反宗教改革的“耶稣会”,花费了大量财政,不得已加大对殖民地的税收,因此逼反了西班牙最重要的税收地尼德兰(低地国家),欧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荷兰由此独立。

费利佩妻子是英格兰史上著名的暴君女王血腥玛丽,同时也是他的表姑,血腥玛丽死后,他又向玛丽的妹妹伊丽莎白女王求婚,遭到拒绝。1588年,费利佩对英国发动战争,英国此时海军力量远没有西班牙强,但女王伊丽莎白用“借贼打贼”的方法,给予海盗持证抢劫的特权,在格拉沃利讷海战中,西班牙舰队被海盗打败,西班牙海军开始衰败。

西班牙派军进攻葡萄牙,英法对葡萄牙提供援助,1668年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西班牙方面,1701年,到了末代君主卡洛斯二世时,因哈布斯堡家族近亲结婚,西班牙支系宣告绝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几乎所有欧洲君主制国家都被卷入。最终,战争在法国和西班牙联军略占优势的局面下结束,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在宣布放弃法国王位继承权,绝不会将西班牙和法国合并的承诺后,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开启波旁王朝。

历时13年的战争损失惨重,西班牙丧失了伊比利亚半岛之外的全部欧洲领土,几乎每座城市都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也不复存在。到了腓力五世孙子卡洛斯三世时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对英国宣战(1775-1783年),收回了当初割让给英国的佛罗里达等美洲殖民地,使得西班牙出现了短暂的中兴。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作为同样是波旁家族的卡洛斯四世便加入反法联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相反,拿破仑打入西班牙,把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扶上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成了法国的附庸之一。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流亡其殖民地巴西,1815年,葡萄牙仿照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建立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佩德罗王太子自称联合王国王室亲王、巴西摄政王,直到1822年,巴西才正式独立,葡萄牙失去海外最大殖民地。

拿破仑失败后,西班牙波旁王朝复辟,卡洛斯的儿子费尔南多七世声称要以君主专制统治国家,西班牙进入“黑暗十年”。1833年,西班牙发动人民起义,1873年2月11日,西班牙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西班牙第一共和国。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存在不到两年时间就宣布倒台,阿方索十二世复位登基,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星星坠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