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土木先生2014
土木先生201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9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24-05-15 10:22:53)
标签:

文化

土木先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所认识的杜守权老师何为人生?何为人生价值?杜守权老师以其平凡却不朽的业绩,回答了这个问题。词人、校友陈光亮诗云:“伊始青春导青春,炼钢冶铁铸灵魂。导师笑靥三春暖,弟子甜心五载尊。银杏开枝宽散叶,李桃香酽满乾坤。杏坛不老春长在,《路在前方》引路人”。诗人注释道:“恩师青年从教,导人向上,终生为业。先生似银枝金甲的银杏树,形给人以美,果可入药,济人无穷,辉煌长寿”。杜守权老师,出身农民家庭,十六岁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鞍钢职工。他积极上进,品德优秀,被荐送到钢铁学校培养。他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留校工作。随钢校升为钢铁学院,边工作边读完本科。先后任院团委书记、党委组织部长、办公室主任。文革后期兼任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教书育人,导青春四十余载,书写了美丽人生,展示了人生价值。任团委书记期间,经常随学生到工厂实习;到农村劳动,接受贫下中农教育;下连当兵学军……引导学生们向工农兵学习,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几十年如一日,杜守权老师始终与学生们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周书 卢诞传》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说的是,找一个教书的老师容易,找一个教你怎样做人、处事、且以自身的行动,率先垂范的老师却很难。杜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师,是经师与人师完美的统一。精于授业,勤于传道,竭诚社会责任和担当。《东坡梦》云:“得遇良师,三生有幸”。曾国藩成为千古第一完人,恩师唐鉴功不可没。钢院学子得遇德高望重的杜老师,乃人生幸事!杜守权老师为人师表,极具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们心中的灯塔、榜样。如今,有的学子成了冶金专家、科学家、院士、大学教授;有的成了国企总经理、省部级领导;很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贡献。践行了学院的培养目标。群星璀璨,桃李满天下,是老师人生最大的幸福。杜老师走到哪里都有学生亲人般的接待。到山东莱芜市,学生胡兴启带人列队迎接。到西宁市,时任市委书记的吕兴国亲自接待,并带杜老师到家。一进屋,就让夫人给杜老师敬礼。原来吕兴国读书时家境困难,为省路费放假不回家。杜老师知悉后,委以“回乡调查农村社会情况”为由,并从经费中取十元钱给他,做调研路费。至今吕兴国感激不尽。师恩不忘,恩师永远。虽居高位,却屈尊让夫人跪拜恩人杜老师。何等人间真情!对个别具体政策问题,作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杜老师亲自出证。有的较难的落实政策问题,他身体力行,亲赴校友所在地去落实。杜老师先后六次赴哈尔滨,为六六届学生王健影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住房,连干部名额也是联系辽宁省转拔给黑龙江省的。可谓“殚精竭虑”、“ 完全彻底”。更具全局意义的是,关于文革期间高校违纪学生记录在案问题。为了落实中组部关于《对

土木先生:
高校文大在校学生进行违纪记录在案》的精神,辽宁省于一九八三年召开了高校贯彻记录在案的经验交流会,杜老师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一些高校介绍了经验,有的提出按百分之五的比例“记录”的做法。讨论中,杜守权老师以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以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依据,以鞍山钢铁学院没发生过大型武斗事件,无人员伤亡;学校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完好无损的事实,对百分之五比例“记录”提出质疑和看法。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和重视。最后,在大会总结时,采纳了杜老师的意见。历史关头,杜老师站得高看得远。在他心中,这是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他把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人民、对学生负责的一致性做到了极致。杜老师高风亮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性;展现了党员干部的大局观和政策水平;彰显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风骨。历史今天看,杜老师居功至伟。二0一八年十月七日,在校庆七十周年老五届部分校友聚会上,杜老师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很多校友说,通过杜老师讲话,体会到母校和老师对老五届学生十分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在极其复杂的文革时期,对老五届学生有公正的评价是难能可贵的。杜老师不顾个人安危,以大无畏的精神,坚持党的原则,实事求是,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政策。为老五届学生做出了正确鉴定,为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众学子感恩学校的培养和关怀,感谢杜老师对老五届学生的正确评价,感谢对学生的关心和保护。盛赞杜老师的评语,在老五届网上,各地校友群网上连篇累牍。在落实政策过程中,杜老师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和对个人负责的一致性原则,为很多学子入党、提干、进班子出证。为教职工落实政策,安排工作,关心生活……深得民心。“正气灌满身,公正为他人。敢于施正义,严已正人君”。 这是一九八0年“尚达英,马天骥等人为钢院老组织部长作词颂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杜老师光辉形像的写照。杜老师的高尚品德,如巍峨高山,令人仰慕;光明的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和效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杜老师品德高尚、正直、善良、忠厚,不用自我宣传,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些年来,每逢年节,问候、祝福、感恩的电话、书信、微信、视频等,多达三百多人次。正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崇德向善,吉祥满天”。年近九十岁高龄,如此受众,乃人生莫大幸福。每年新年、春节前杜老师都安排部分校友茶话会,重阳节招待部分校友。平时经常安排一些校友聚会。外地来鞍的校友,他知道的都设宴招待。外地校友经常邀杜老师前往。鞍山校友逢教师节等重大节日,经常与杜老师聚会。各年级、班来外地同学,都邀请杜老师参加聚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感情如此深厚,关系如此密切,经久不衰,周围几何?师生情深,情缘地久天长。永远的老师,永远的学生,永远的朋友。师恩不忘,恩师永远。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土木先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学生:张秉忱2024年4月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