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亿元北宋曾巩书法非孤本我的曾巩书法长卷真迹-長短經-元明清宫廷,庞莱臣旧藏

标签:
历史收藏图片文化杂谈 |
下图是我的北宋藏品: 曾巩书法长卷真迹 長短經 之 詭順二七, 難必二八 (局部)

1. 此行书书法水平绝不逊色于同時期的宋四家精品.
2. 曾巩的落款
3. 筆墨纸张的近千年老化特征.
4. 用以認同真迹鉴定的 元,明,清 宫廷玺印. 元,明,清,民國
众多權威鉴藏印章.
(1) 元, 明, 清 宫廷玺印
元代:
天历之宝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1373)
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年-1332年) 的宫廷玺印
明代:
明朝玉玺
广运之宝
清代:
乾隆七玺 之 乾隆御览之宝 乾隆鉴赏 石渠宝笈 石渠定鑑
宝笈重编 三希堂精鉴玺 宜子孙
古稀天子 寿 御书房鉴藏宝
烟云无尽藏 嘉庆御览之宝(2) 宣统鉴赏
宣统之宝

(2) 元, 明, 清, 民国 權威收藏家的鉴藏印:
元代: *任氏子明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299)
任仁发(1254—1327)
字子明,一字子垚,号月山,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元代官员、水利家、画家。
明代: *彭城生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1430)
刘珏 (明代官吏、书画家)
(1410—1472)字廷美,号完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项子京家珍藏 *退密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1110)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清代: *秋帆书画图章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892)
毕沅 (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
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 廷试第一, 状元及第
* 信公鉴定珍藏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732)
耿昭忠(1640-1686),崇祯13年生,康熙二十五年卒。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
* 愙斋鉴藏书画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404)
吴大澂(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 曾存定府行有恒堂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1259)
[曾存定府行有恒堂]一方难得的清宫皇族书画鉴藏印
据史料记栽[行有恒堂]是清朝道光时期皇族定郡王载铨[1794-1854]的斋号。
* 南海伍元蕙宝玩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298)
伍元蕙
道光至咸丰(1821-1851)间鉴赏家
* 曾藏荆门王氏处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92)
王养度 : 清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字蒙泉。道光时收藏家。
* 安仪周家珍藏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330)
安岐(1683~?)清代书画鉴藏家。
* 飞卿过眼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9)
于腾(1832—1890),清书画鉴赏家、藏书家。
字飞卿
民国: *向叔审定真迹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485)
汪士元(1877年-1935年以後),
字向叔,中國近代官員、书画家、收藏家
* 莱臣心赏 ,*虚斋珍赏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p1587)
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
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
"北宋 曾巩《局事帖》拍出1.08亿元引发的联想"


* 款识 曾巩书
鉴定此作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 曾巩 真迹 的主要依据是:
以下是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书法长卷 强大的宫廷玺印,權威收藏家的鉴藏印陣容:

以下是 唐代 長短經 詭順二七,難必二八 的 相関資料:
將 二亿元曾巩《局事帖》 与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放在一起比較

除了在书法笔划艺术上,我希望讀者得出自己的结論之外, 两篇书法之間纸墨近千年應有的老化特征, 文章的完整度和艺术性, 文章的
历史值价, 元明清宫廷收藏历史, 元明清民国權威收藏家收藏历史 都存在着不可否認的水平差距.
著名书法研究专家张铁民曾於2010發表过對 北宋 曾巩《局事帖》 的评论
文章很長,資料相當丰富,其中提出两個負面㸃.其一是缺乏完整性,其二是對纸张有疑问:
...开头缺失自报家门...
...给人写信岂能用废纸?...公文纸印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76b1f0100h445.html
因为有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的存在, 《局事帖》 是 曾巩'孤本' 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以下是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的近鏡图片:
以下是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元, 明, 清 宫廷玺印 的放大近鏡图片
卷中"宣统鉴赏", "宣统之宝"
印章 证明 了 '北美藏真本’曾巩 長短經 离开 清宫 的时间 是在 辛亥革命之后.
以下是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權威收藏家鉴藏印 的放大近鏡图片
虽要特别指出的是 ‘北美藏真本’ 北宋 曾巩 '長短經' 曾经是 庞莱臣的藏品.
庞莱臣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莱臣心赏' ,'虚斋珍赏'
是此书法最后的藏印.

卷中"宣统鉴赏", "宣统之宝" 印章 不仅 证明 了 ‘北美藏真本’ 曾巩 長短經 离开 清宫
的时间 是在 辛亥革命之后, 而且有更大的可能 此卷 是 溥仪 以“赏赐”的名义,将1200余件古书画移运出宫 的其中之一. 因为 这
1200余件古书画 是 经过 溥仪 挑选的精品, 所以 这 1200余件古书画 更能代表 乾隆'石渠宝笈' 的
最髙价值, 而不是留下来今天大家能够看到的故宫藏品.
在北美藏真发表博文的众多藏品中, 宣统溥仪 和 庞莱臣 的
印章反复重叠出现,显示出上述溥仪移运出宫的1200余件古书画中 有相当部份直接或间接被庞莱臣收藏. 这些 代表着
乾隆'石渠宝笈' 最髙价值 的 古书画, 造就了 庞莱臣 成為
“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 的 地位.
总结: 根据以上長篇論述,尽量放大的图片证据, 明显的筆墨纸张近千年老化特征,以及自元代到清代的宫廷玺印,
元代到清代,民國的众多權威鉴藏印章, 近千年流傳有序, 确認此作 (‘北美藏真本’) 爲 北宋 曾巩 '長短經'
真迹的事实是無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