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渺无垠的太湖北岸,有这么一处禅意绵绵、景色宜人的美丽去处。它,就是无锡灵山旅游集团于1915年继灵山梵宫后打造的又一力作------灵山小镇“拈花湾”。
拈花湾以“禅”为主导而造园置景,别具特色,从而也使人眸前一亮。禅”为何物?许多朋友晦涩于云里雾里,终不得要领。“禅”,是一个佛系单词,词典字面解释为排除杂念而静坐,其实,“禅”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只有遁入佛门,潜心恒之,才能心悟意会,终得真果。知而得知,不知而无知。
走进拈花湾,游客仿佛透过时光隧道穿越回那个国泰民安、物华天宝的盛唐时代。整个园区弥漫着“禅”的韵味,满目皆是以禅而设的“禅”味物像,置身如此清新脱俗之环境,游人的身心倏然静寂了下来。徜徉在这与世无争、绿野山川间,别有一番愉悦滋味在心头。
小镇的整体建筑风格禅意绵绕,诡异莫深,游人似乎遁入迷宫般之亢奋。在拈花湾,我们听,流水潺潺,鸟语雀鸣;观,盛唐古筑,古色古香。置身于野芦蒿草、唐代建筑的氛围中,游人的身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松弛、舒缓。拈花湾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整个园区婀娜多姿,美轮美奂。并且融入了中国江南小镇特有的水系,打造出了一种独有的建筑风格。
据说,拈花湾整体建筑格局仿造日本奈良而筑。其实,根还是出之中国,源于中国唐朝的长安、洛阳。公元6世纪,自中国的佛教传入日本,东瀛的民间宗教信仰就一发不可拾掇。公元71O年起,奈良仿效中国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创建了“平城京”;公元753年,日本佛教界三番五次派出特使特邀中国鉴真大师去日本传经送佛,历经六次东渡失败,最终一了夙愿。因此,中国的佛教源远流长地影响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