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植园,一座隐匿在古镇内的“私家花园”

(2018-12-23 20:16:46)
标签:

朱家角古镇

课植园

旅游

散记

课植园在哪里?在上海青浦朱家角,一座隐匿在古镇内的原私家花园、现名闻遐迩,跻身国家4A景区的江南园林。课植园座西朝东,傍水而筑,南北向的西井亭港河水从门前缓缓流过。步入课植园,景致奇异,景色旖旎。

课植园始建于上世纪初叶(1912年),其间断断续续,共耗时十五年之久方竣工。据说该园占地96亩,共耗银30余万银元。棵植园原名叫马家花园,是江西人马文卿的私人庄园,也是朱家角镇乃至周边地区最大的庄园式园林。

马文卿何人,历史无从考证。网上只言片语,也是语焉不详。只知马文卿原名马维骐子文卿生于1853年。祖籍江西,世袭盐商。马文卿成年后,禀承祖业,且经营铜锡生意,同时还兼做海外贸易,是当时朱家角镇最富有的望族。马文卿也是个成功的商人,在年过半百之际,寓居异域他乡并倾重金构造自己理想中的园林式家园。这在清末民初那个朝政动荡不定的年份,能有此能耐者,堪为凤毛麟角。

清朝末年,马文卿仗着有钱,不图官运亨通地捐了个“道台”的虚职官位,以嗜官瘾。道台一职,官衔四品,是个地方大官,历史应有记载。正因徒有虚名,故马文卿在网上查无此人。

马文卿为何把自己的庄园取名为课植园?据悉,"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故而园内筑有藏书楼、稻香村等景致,以应和课植园之名。

马文卿是个精明的商人,且较早接受西洋文化,因而课植园的设计结构和所用建筑装饰材料,很多都采用中西合璧的形式。这也是课植园最大的特色之一。马文卿在构筑课植园时,其建园构思也与众不同。园内布景既有明清园林之样式,也有近代民国之风格,集三朝之大成而囿于园内。园内楼台亭榭、石桥池塘、林深叶翳、曲径通幽,堪为近代园林之典范。

马文卿不啻耗费重金建园,且在建园的构想中颇费心思。他不惜车马劳顿,去苏州,进沪城,遍访江南园林,从中吸汲精华为他所用。正因如此执着,才有了园内景致的与众不同,园林的布局独树一帜:园内西侧的九曲桥,是仿造豫园里的九曲桥,当然,无论体量抑或造型上,此桥非那桥,不能于豫园内的九曲桥相提并论;园内的五角倒挂狮子亭,也是模拟苏州狮子林的,且在造型上更胜一筹。据说五角亭在施工中难度大于四角亭、六角亭,因而更是弥足珍贵在园中碑廊南侧,有一酷似马型太湖石,上镂马到成功四字,谐园主的马姓,暗喻马文卿的事业如日中天,马到成功;望月楼高耸,其建筑风格却是个中洋结合体,它也是全园制高点,即可明夜把盏赏月,又可白昼饱览淀山湖、大淀湖、漕港河三水盛景。

说来有趣,课植园内有那么一条东西走向的连体复廊:南侧为阳,走男性;北侧为阴,女眷行。园内为何要造这么一条连体走廊?其实这是受古代封建社会儒家礼仪男女授受不亲之影响,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课植园复廊的构想也基于此考量

马文卿在朱家角辟地建园时,时龄已五十有八,但遗憾的是,十五年的呕心沥血后,也即园竣之时,却是马文卿的谢世之祭。马文卿七十三载的人生,在一九二七年这年戛然而止。晚年本该享受一段清幽、快乐的时光,却天命难违,撒手人寰,这是马文卿所始料未及的。http://s9/mw690/005JhHWuzy7qcmLbddS68&690

http://s1/mw690/005JhHWuzy7qcnMvB0Ae0&690


http://s15/mw690/005JhHWuzy7qcnKXGqi2e&690

http://s4/mw690/005JhHWuzy7qcnMUople3&690

http://s7/mw690/005JhHWuzy7qcnLYNhk26&690

http://s6/mw690/005JhHWuzy7qcnMJ7FPf5&690

http://s2/mw690/005JhHWuzy7qcnLg2d3c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