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一个长江古渡口的前世今生

标签:
镇江西津渡旅游散记 |
西津渡,一个镇江本地人熟识,外埠人却鲜为知晓的地方;西津渡,古时的长江著名渡口,如今的国家4A级景区。
三国时,西津渡原叫蒜山渡,唐代易名为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资料显示,西津渡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六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左右。千百年来,这里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以及人文轶事,足够人们回味和思索。
世纪轮回,岁月沧桑,但西津渡依旧。中国六朝(222-589年)起,西津渡就是长江的南北水陆要津。永嘉(307-313年)年间,中原地区发生多年战乱,北方士族和百姓不堪忍受兵燹蹂躏,数十万人由西津渡登岸南下,远走他乡,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永嘉南渡”。一个多世纪来,北方人经由西津渡南下的人数不下一百万之多。现在,在江苏的南翼以及浙江的湖州、杭州这些操持侬侬吴语的地方,很多乡民居然会一口正宗的国语,这可能与当年的北方中原人经由西津渡南下,定居这些地方后,其后裔沿袭祖辈乡音有关。
千百年来,发生在西津渡这里的重要战事也有数百次之多:东晋隆安五年 (401) ,农民起义军领袖孙恩率领"战士十万,楼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镇江,战略目标就是控制西津渡口,切断南北联系,以围攻晋都建业(今南京),后被刘裕率领的北府兵打败;宋代,这里是抗金前线,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曾率兵驻扎蒜山抗御金兵南侵……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北方进入南方的军事战略要塞。
西津渡景区内,历史人文古迹众多:建造于清同治年间(1864)的镇江英国领事馆位于西津渡的最东端,紧挨着的是五十三坡,再往西就是观音洞、救生会、韶关石塔以及待渡亭等;西津渡古街上也是古建筑遗存较多,百年老店多处。
西津渡最著名的景观要数韶关石塔。因为造型类似于瓶状,故又称为瓶塔。据悉,韶关石塔是元代之物,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完好程度令世人啧啧称奇。昭关石塔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多位知名专家一致推崇昭关石塔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元代起,藏传佛教盛行,教派颇多。其渗透力极强,影响遍及海内外。韶关石塔就是藏传佛教渗透镇江当地的一个有力的见证。韶关石塔的造型,来源于一种覆钵式塔,说穿了就是一座喇嘛塔,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印度窣堵波的身影。当然,中国的各种类型塔也是结合中国的实际,从塔的老祖宗——印度窣堵波演变而来。其实,这种圆锥形石塔在青藏地区屡见不鲜,而在内地却成了稀罕物。按照佛教的释意,塔就是佛,所以我们从韶关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
清朝以前的西津渡,原为长江船埠口岸,五个多世纪的大浪淘沙,长江上游泥沙沉淀,使得镇江滩涂淤积,沧海变为桑田。如今,长江早已退避三舍,远离西津渡以北数百米,而西津渡则成为镇江内陆的一部分。
今天,随着环境的改变,渡口功能的退化,西津渡作为镇江的知名旅游景区,已逐渐为游人所熟识,观光人数逐年递增。近几年,镇江当地政府积极挖掘、开拓和保护当地现有的旅游资源,鼎力打好旅游这副牌,为当地以及外省市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景观。在西津渡古街的北侧,投入资金对西津渡景区进行体量扩容,吸纳当地知名商户入驻西津渡,为游客打造一个“吃喝玩乐住”俱全的旅游综合体。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光顾西津渡,来镇江游玩。
http://s3/mw690/005JhHWuzy7pCKues3U12&690http://s2/mw690/005JhHWuzy7pCLrV5S131&690
http://s9/mw690/005JhHWuzy7pCLsrIyA18&690
http://s14/mw690/005JhHWuzy7pCKrijsF9d&690
http://s8/mw690/005JhHWuzy7pCKrTBmT57&690
http://s1/mw690/005JhHWuzy7pCKrXcTSd0&690
http://s1/mw690/005JhHWuzy7pCKsgee420&690
http://s11/mw690/005JhHWuzy7pCKsyzKaaa&690
http://s10/mw690/005JhHWuzy7pCKtelwRe9&690
http://s2/mw690/005JhHWuzy7pCKtufLjd1&690
http://s13/mw690/005JhHWuzy7pCKuD12k7c&690
http://s1/mw690/005JhHWuzy7pCKuTNiUc0&690
http://s12/mw690/005JhHWuzy7pCKvcNwT8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