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礼记.学记》心得1

(2016-07-03 11:19:59)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伏羲班放暑假了,终于可以有时间再次成长自己了,感恩郑老师的摔领学习宝典《礼记.学记》,让我又多一次学习的机会!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EN00SIGG.gif

       学习蔡礼旭老师讲的《礼记.学记》受益很大,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人要先做一个好人。人不学,不知道!

         在自己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之前真是什么话也说,东家长西家短,不知道如何修自己,一遇到事更是死不认错还埋怨他人过错。慢慢地随着不断地学习成长对修自己的意识渐渐提高,怎样才能使自己素养提升呢,通过不断地在工作中与老师交流、家长交流、孩子们交流才突显出自己的问题,再经过对治自己的毛病习气真是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快乐!

         做人就要做好人,是我从身边的人中总结的经验和老祖宗的教诲是一样的。种下善困的现在都 在享受着自己的善果;种下恶因的也都在享受着自己的恶果,所以多种善才能多结善果啊!

        怎样才能多种善呢,只有过不断地学习圣贤文化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种善啊,“人不学不知道”人只有学习成长自己,才能知道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啊!

       第二:成长自己的重要性

        做为多重角色的我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其完善自己。

        做为女儿如何孝敬自己的双方老人,积德于子孙;做为妻子如何协助丈夫相夫教子,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家里才能和睦和谐;做为一名教师员工如何培养出一批有素质的孩子,协条、调引领好家长走向幸福的人生是自己的重任。

       学了《礼记.学记》才知道自己的成长空间真是太大了,蔡老师的言语举止德行深厚,真是令我向往。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在家多读圣贤书修除自己的毛病习气做一个好的样子,与人多结善缘,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下去!

       立志:天天读圣贤书,做好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