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样的路都有人走

(2023-04-20 09:10:12)
标签:

情感

     有一年冬天,天气干冷,印象里整个冬天都是阴沉沉的,阴沉沉的天幕下,在我们农村街上很少能见到行人。记不清是哪一天了,我要参加自学考试,我穿得很严实,浑身除了眼睛能裹住的都裹住了。骑电车出门后,街上冷冷清清,公路上只有掉光了叶子的枝枝丫丫排列得很整齐的树木与我相伴。我不禁感叹冬天给予人间的残酷。同时也有些许的担心,生怕从哪里窜出一个人来。行至大公路,偶尔有来往的车辆,点缀着寂静的空旷的原野。我看了看表,还有半小时。时间充足。我骑得不快,还有几分惬意。快走到交叉路口时,我突然想着从这里走,这里是一条斜路、不宽的乡间路,从这里走到教师发展中心会比先到县城再到考试地点要近10分钟。不过这条路我自己没有走过,第一次经过还是朋友开车带我过的。这条路我觉得没有特殊情况,事情不紧急是不会有人走的,路两旁是农场,几乎没有住户,路中断靠南100米的地方还有一大片墓地。夏天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道边的庄稼长得也很密实。很容易藏人。墓地不是最让人害怕的,让人恐惧的是,有个活人钻出来可怎么办?太吓人了。
     我上班的时候也不过这条路。每次路过这个路口,几乎很少看到人。我觉得除了农场的人,是不会有人走这条路的。那天,我就鬼使神差地想走一下,大冬天,万木萧条,哪里也藏不住人,天这么冷,劫道的也不会出来的,就这样我抱着侥幸心理骑了过去,只要上到北二环,拉货的车,来往的车辆就多了,眼看着快到北二环了,我听见有人像在喊我,我停下电车,看到北边地里有个人推着摩托车好像在给我说话,他穿着绿大衣向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说,我也听不清。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认识这个人,空无一人的路上,他喊我,绝对没有好事。我一下子慌了,骑上电车加速行进。我不敢回头,也特别担心他骑着摩托车追上来,我心跳加速,努力往前骑,终于上了北二环。我看见北二环上有行人,我就奔了过去……
    事后我越想越害怕,万一是坏人,可怎么办。由此之后,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不敢想往这里过。到了2018年的时候,我的工作单位搬迁到了官庄桥,这里又成了通往学校最近的路。当有天,我下决心和同行这条路的人往这里走的时候,发现路上的人还不少呢,来来往往,神情自若。一回生二回熟,我隔三差五的走这条路,逐渐适应了。后来我开始开车从这儿过,担心忧虑的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我还和闺女因为路上广播“监测区域尽快离开,监测区域尽快离开”,感到开心,还会一起模仿广播里的普通话。这是农场的路,有一段是监测区域,我心里也感叹农业科学家对农业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止过。路有千万条,有些你认为走不通没有人走的路,别人也不会走。错了。
     让我坚信什么样的路都有人走的,是在今年。我闺女上一年级了,从我单位送她上学需要20多分钟,去年我寻找了好久,看看哪条路离我单位近。找是找到了,但是不能走啊。那条路是火葬场旁边的路。去年带闺女走这条路时,恰好碰到有人火葬,好远看到很多穿白孝衣的人,吓的我带着闺女掉头就跑,路两旁的柏树,树下的白纸钱,瘆人极了。今年送闺女上学,每天早上都异常紧张,好几次送她回来都迟到。我劝自己,怕啥,自己又不做亏心事,再说得相信科学。这之前我给闺女已经熏陶好久了,她出生牛犊,啥也不怕,还鼓励我别怕。第一次要从这里过时,闺女说:“妈妈,这次我们确定从火葬场过吗?”吓得我赶紧说:“闺女,千万不要提'火葬场'这三个字。你就说,妈妈,咱们要从你单位旁边的路过吗?”快经过火葬场的时候,我的腿吓软了,连踩油门的劲儿都没有,头上一层细细的汗珠。我双手紧握方向盘,害怕的无法形容。过去了,就好多了。第二天,又过,又好一些,就是不敢往火葬场那里看。第三天,放松了,偶尔看到田里干农活的人。再后来没事了,自然了。路上还会碰到过往的车辆。有时会看到骑电车的,还会看见骑自行车的,再后来,步行的人也不少。现在习惯了,这就是普通的路,没有什么特别的。有时还觉得路边坟头儿上的花还挺好看。
     当然,碰到过火葬人的队伍,也看到过穿着孝衣的人。我会想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有什么可怕的,从而更加珍惜人生了。
     路有千万条,敢走,才会拥有。人生的路也是如此,平常路都走得,如果遇到挫折、坎坷、不幸,仍然能勇敢地活着,坚强的面对生活,始终会有一条专属于你的路。就像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时,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的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是啊,人生是耐磨的,什么样的路,都有人走。奉劝自己,只管勇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年杂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