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砚式特点

(2015-02-14 18:42:24)
标签:

文化

分类: 砚台

历代砚式特点 砚卓于宋元

时间:2012-06-04    来源:爱丽收藏    

http://img1.aili.com/images/201206/01/1338541776_06339900.jpg

 

    四、砚卓于宋元

    宋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文风、幽风”,宋器“在心”,其给人的感受是娱人、化人。

    赵宋政治集团在政治上奉行的“祖宗之法”,即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对于后妃、宗室、外戚、宦官的限制,对于士大夫充满的信用与宽舒,形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人政治”局面。其文化风格成为了文人宣泄自己清风傲骨的符号,形成清逸谨严的内敛风尚。

    在“文人治国”的方略这一政治和社会前提下,宋代文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和独立,他们的精神世界已不满足于依附或逃避了。因而北宋一代集中诞生了中国最为豪华的知识分子阵营。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下,北宋文人的主要工具和宠物砚台,打上了鲜明的文人烙印。宋砚整体时代风格是直线的突出和整体造型瘦挺的艺术感觉。这个时代精神缘起于上流社会的首倡,而不是民间的约定俗成。特别是在“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欧阳修与苏轼等文人士子提倡注重内心体验的“宁静致远”的艺术追求,道教清癯古怪的艺术思想影响,和上层统治者提倡简朴的社会背景下,砚形大都内敛,造型气韵冷隽,风骨峭拔。这个时期其他的艺术造型,也都一反唐代的雍容肥硕,而变得苗条清瘦。比如瓷器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梅瓶,与唐代瓷罐的典型代表将军罐形成明显的艺术差别。

    中国的文人精神、文人性格是定型和定格于北宋的,因此,以文人为主要受众的砚台,自然从北宋起一直把握着砚的主流发展脉络。

    北宋砚形制式样不下数十种,以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砚式为常见。宋砚式样虽多,然其主流砚形为抄手砚。抄手砚是从箕斗形砚和风字形砚演变而来。其它形制宋砚,无论方圆,大多四周内敛,形成上大下小的特点,风格鲜明。

    宋代人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都醉心于“风花雪月”。这个时代特征反映在砚上,就是以蝉形砚为代表的仿生砚的创制,以及仿生砚中植物造型和纹饰的大量使用。

    宋代砚台取材,已经由泥陶、瓷砚为主转变为以石砚为主了。从宋代起,开启了石砚的天下。

    金辽时期的砚存世量小,主要是北方出现一些有游牧民族造型特征的砚式,特别是出现了较多的圆形暖砚。

    元代砚形制基本沿袭宋代,但是造型风格粗犷,琢制也显得粗朴,砚底常见条条琢痕。元砚中四足成拱桥形(或称八字形)砚式增多,四足多为云头或兽头,砚身如方几座或须弥座,砚额雕双兽。自五代砚趋向平底后,有足砚于元又灵光一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历代砚式特点
后一篇:历代砚式特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