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一则)》选注评

(2018-10-12 11:02:21)
标签:

教育

文化

历史

分类: 读书杂记

                               《孟子》一则

                          《孟子》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 11 知其所蔽,淫辞 12 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13 ,遁辞 14 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 15 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

【注释】

[敢问夫子恶乎长]本节内容为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问话者为公孙丑。恶乎,什么。长,擅长。  [义袭]偶然按义行事。袭,掩取,触及。[]满足。  [告子]战国时思想家。  []预期。一说意为“止”。  []担心、忧虑。  []拨。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自己的家人。  []累。  11 [诐辞]偏颇的言论。  12 [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论。  13 []背离正道。  14 [遁辞]闪烁支离的言论。  15 [宰我、子贡]二人与后文的冉牛、闵子、颜渊都是孔子弟子。

 

【鉴赏】

林语堂非常看重孟子,他说:“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万章》、《告子》、《尽心》诸篇最好)。孟子一生都是英俊之气,于青年人之立志淬砺工夫,是一种补剂。”

《孟子》何以有激起青年人向上心、积极性的正能量?表面的原因是其行文铺张扬厉、气盛言宜、感情强烈、富有鼓动性,但内容决定形式,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其思想内容的“至大至刚”、充满“浩然之气”。哲学史家冯友兰曾说:“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孟子是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是道德、思想水平仅次于“圣人”的“亚圣”。他遵奉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为政以德”政治哲学。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人性观。它在一个普遍奉行恶的时代里,为大家确立了一个践行善的目标,并且提供了践行善的途径。孟子很雄辩(在本章内容中他自诩“知言”)地告知大家,践行善,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应该做到,且容易做到的。那是黑暗世界中的光亮。人心有趋光性。那就无怪乎《孟子》在两千年来追随者如潮了。

 

【训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其为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塞于天地之间。

2. 必有事焉,而勿正,___________________

3. 诐辞知其所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遁辞知其所穷。

【答案】

1.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

2.  心勿忘,勿助长也

3.  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