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句排列形式的妙用

(2017-10-14 16:48:29)
标签:

论文

文化

分类: 教学论文

                                                诗句排列形式的妙用

 

                                                  (本文发表于2001年12期《语文知识》)

新诗与古诗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有充分自由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新诗的表现形式,比如诗句的排列,本身即为新诗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一部分。确实,有的新诗就是依靠诗句的排列来创造特殊的意象,并借此表达其诗蕴(内容)的。

一,            诗句排列形式创造实体意象。

为了满足诗歌含蓄达意的要求,有的诗歌在诗句中回避了作者本来要表达的物象,而通过诗句的排列形式来为读者提供解读的蛛丝马迹。例如德国诗人莫根斯泰恩的《漏斗》:

                       有两只漏斗行走在夜色中                              

                       从他们俩身上变窄的细筒

                         泻下了银白色的月光

                           又宁静又清朗地

                             照着它们的

                               林间路

                                

                                 

读者是经由诗句排列形式创造的漏斗形象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的。比较感性的读者甚至可能最早是从漏斗的直观形象找到了赏析本诗的钥匙。

二,            诗句排列形式创造情境意象。

诗歌的情境描述不同于小说和散文的可以采用铺排手法,因为铺排可能使诗歌丧失蕴藉之气,虽然铺排手法有时可以增强诗歌的气势。聪明的诗人另辟蹊径,大胆采用“以排列形式弥补文字内容”的策略,借以拓宽读者对诗歌情境意象的想象空间,从而增加诗歌的解读潜力。阅读胡适《湖上》: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

                      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个越飞越近,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假如没有领会作者借诗句字数和排列创造的湖上萤火虫倒影形象,是不能说读懂该诗的。同样,苗强的代表作《猎人和黑豹》(此处选其一节):

                          在一条长长的峡谷中

                          他们果然相遇了

                          一个

                         

                         

                          一只

                         

                         

读者应该从诗歌的排列形式中看到猎人和黑豹在长长的峡谷中紧张对峙的情境,以及诗歌因此而产生的无限张力。

三,            诗句排列形式创造情绪意象。

诗歌是心灵的外化,情绪的载体。诗人千方百计创造种种意象,其实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情绪。情绪无限而表达描述情绪的文字有限。这就迫使诗人用断句、排列等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徐志摩的《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不仅用诗句的形式来描绘火车飞驰、车窗外景物忽闪而过的具体情境,并且也以此来表达起伏和快速变动的心绪,甚至借此传达一定的哲理。

四,            形式即为诗歌的全部。

请看被称为最艰深的德语诗的《鱼的夜歌》(作者为莫根斯泰恩):

                              v v

                              ---

                                 v v v v

                                  ---

                                 v v v v

                                  ---

                                 v v v v

                                  ---

                                 v v v v

                                  ---

                                  v v

                                   -

全诗除了诗题,一概用抽象符号和诗句排列形式来表达内容。然而由于诗歌的形式准确传达了诗题暗示的意蕴,所以它不失为一首“有味道”的诗——这使得它得以经常入选大型德语诗集。当然,说它深奥,也许并不确切。因为它的形式超越了文字障碍,使得不懂德语的读者能够不依赖于翻译就能欣赏它。

阅读新诗,有时,仅仅阅读文字是不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绝代双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