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三行书---苏东坡《寒食帖》附图


全文如下:
自我來黃州 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 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 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 泥汙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 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 病起鬚已白
春江欲入戶 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 濛濛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 破竈燒溼葦
那知是寒食 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 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 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
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 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
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
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背景
印鉴
天府珍藏、御赏、神品、乾隆宸翰、乾隆澄心等数枚。清高宗弘历(1711-1799),清世宗四子,文治武功,为清诸帝之最。高宗热爱鉴赏书画,曾将宫中收藏编为《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初编、续编数巨册。在位六十年,庙号高宗,年号乾隆。
雪艇图书、雪艇、雪艇王世杰氏为艺林守之、东湖长、艺苑遗珍等数枚。王世杰王世杰(1891-1981),号雪艇,湖北省崇阳人。留学英、法,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曾任教育部部长、武汉大学校长、外交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比较宪法》。
天历之宝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1332),于泰定帝死后,由燕铁木儿等迎立于大都,改元天历。曾命翰林国史院与奎章阁学士纂修《经世大典》,雅好收藏书画。尊信帝师,免僧寺田租。至顺三年病卒。
楞伽、成德容若、成子容若、容若书画、楞伽山人、楞伽真赏、神品等数枚。
成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初名成德,字容若,故世多称为成容若,又号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官侍卫。精鉴藏,善书能诗,尤工词。著有《饮水词》、《侧帽词》、《通志堂集》等。
容斋清玩、容斋洪迈洪迈(1123-1202),鄱阳人,字景庐,号容斋。兄弟三人,适、遵、迈。曾使金。官敷文阁待制,端明殿学士。有《容斋随笔》。
沈受蕃印、沈受(蕃印)
沈受蕃不明。
(典礼纪察)司印明官印
献厂 不明
金章世系景行维贤、小如庵墨缘、景行维贤、景贤鉴藏、虞轩等数枚。完颜景贤完颜景贤,字享父,号朴孙。十九世纪著名收藏家,著《三虞堂书画目》。
北平孙氏孙承泽孙承泽(1592-1676),益都人,世隶上林苑籍,故亦称大兴人。字耳北,号北海,又号退谷。明崇祯四年进士,官给事中,入清仕至吏部侍郎。收藏甚富,有《庚子销夏记》、《尚书集解》等。
琅琴阁珍藏 不明
埋轮之后、懿文堂图书张縯张縯,字季长,南宋隆兴元年(1173)进士,淳熙九年为夔州漕运使,官至大理少卿。
沈纯祚印、一字为公
沈纯祚不明。
嘉庆御览之宝清仁宗颙琰(1760-1820),清高宗第十五子,嗣为帝,在位二十五年。谥睿,庙号仁宗,年号嘉庆。
韩逢禧
韩逢禧韩逢禧,长洲人。韩世能之子。家学渊博,收藏丰富。
韩世能 韩世能 韩世能(
1528-1598),长洲人,字存良。隆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恬于荣利,奉使朝鲜,册封楚藩,馈遗一无所受,尝自言无一事无一语不实,而亦不务矫抗以博誉。有《云东诗草》。
荆湖南路转运使印宋官印
张氏珍玩、北燕张氏珍藏张金界奴张金界奴,元时人,时代与家世均无可考,惟知其以所收藏上进帝室,皆属精品,上多钤“张氏收藏”“北燕张氏家藏”二印。
念慈之印费念慈费念慈(1855-1905),清江苏武进人,字屺怀,号西蠡,晚署艺风老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编修,被劾归。博涉多通,工书法,精鋻赏,兼善山水,具金石气。有《归牧集》。
郭则生 郭则生不明。
寒木堂、龙髯、颜世清印颜世清颜世清(1873-1929),字韵伯,号瓢叟。足跛,人称颜跛子,广东连平人,寄居北京。钟骥子。聪颖过人。在政界多年,提倡文化最力。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最。作山水、花卉,以古拙胜,毫无近习。
菊池晋印、惺堂菊池晋二菊池晋二(1867-?),号惺堂。为大桥讷庵孙,陶庵子,日本银行界名人。好古力学,私淑阳明,工诗,善刻印,尤喜收藏,东都罕有其匹。
内藤虎印、湖南、虎、炳卿
内藤虎次郎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为虎次郎,字炳卿,别号忆人居主、湖南鸥侣、雕虫生闷闷先生。为日本中国学、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其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有《内藤湖南全集》。
振玉印信、永丰乡人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号雷堂,字叔言。清末奉召入京为官。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曾参预满洲国活动。为著作等身之文史学者、书法家、鉴赏家,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编著有《殷墟书契》等。
郭彝民印 郭枻 郭枻,字彝民,民国三十三年任国民政府委员,拟《收复台湾意见书》。
题跋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作品评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兰亭序》、唐代《祭侄帖》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并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
http://s15/mw690/001mimy1zy6HTaUOnRI4e&690
http://s10/mw690/001mimy1zy6HTb9JMY959&690
http://s9/mw690/001mimy1zy6HTaYqITm08&690
http://s4/mw690/001mimy1zy6HTb0n7W353&690
http://s14/mw690/001mimy1zy6HTb1Rhxj9d&690
http://s13/mw690/001mimy1zy6HTaSU2Pq1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