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收评 |
在市场资金有限的背景下,资金的抱团取暖往往是好的盈利机会,有些特殊的标的已经成为资金炒作习惯,比如前期强势股,超跌,亦或是次新。
前期强势股之所以容易受到主力青睐,究其原因是之前烘托的氛围营造的结果所致,有赚钱效应又调整了会让资金捡到廉价筹码的错觉。不可否认,一个品种过时后,不少前期强势股还有折腾空间,当相对空间也减弱不少,也没有之前那么好把握。所以大家会发现调整周期过久的妖股异动,其实只是一部分资金的一时抽风行为,形成不了气候。
交易超跌也是经常看见的事情,尤其是指数下跌中期,超跌品种受青睐基本就是市场运行的一种规律。但超跌品种之所以超跌,是其本身的炒作基因不被当下市场资金认可所致,这些没有群众基础的异动,正常情况下也是资金对于标的的一种临时选择模式导向的,象征性消化下空间很容易被走完,难有持续性。对于超跌拿捏最好轻仓快进快出为主。
次新之所以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其盈利的空间相对前两种大不少。次新无论是强市或是弱市,凭借其优质炒作基因总是容易受到资金的追捧。在强势还好,市场交投活跃,次新优势并不是特别突出,但在弱市,次新盘子小,容易出赚钱效应,没有业绩困扰,主力好说故事,好出货等特点集合,次新已经成为投机客盈利的热衷产品。
越是系统性的越容易被发现,其带出来的影响也越是有效,比如去年的熔断就是鲜明的例子,熔断之前的走势,盘面已表现出较明显的出货痕迹,去年元月的暴跌也和熔断有关,但关联度不高,在当时只是一个助推器,能助涨也助跌罢了。在股市生存久了会发现,只要你够细心,真的风暴来临前,是能有所警觉的,关键你是否能做到客观分析,深刻思考。
在笔者看来,细心的拿捏模式特别适合次新,次新来时,资金的涌进,赚钱效应往往爆棚,疯狂过后,主力会尝试出货,够细心的话,发现盘面出货时就是好的离场阶段。正常情况下,次新的跟风票或集体在日内有放大量离场的痕迹就要注意,要是尾盘杀跌基本可以确定,以往的走势主力大都希望在尾盘来实现快准狠的出货,这时候犹豫就是获利回吐。总结下对次新的操作也简单,出现板块联动和赚钱效应考虑建仓,直到出现较明显放量主力出货时就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