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古日报——禁令产生辽三彩

(2024-11-14 21:27:39)
标签:

辽三彩

内蒙古日报

北疆文化文物

网刊选稿

分类: 原创
                                          禁令产生辽三彩
  在我国悠久的陶瓷史上,唐三彩以其色彩斑斓、造型生动、工艺精湛而著称。其釉色交融自然,器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唐代陶瓷艺术的巅峰。唐之后,制作工艺与烧制方法承袭了唐三彩的辽三彩,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
  辽三彩的产生与辽朝廷学习唐朝禁止贵重金银器陪葬的禁令有关。唐朝开国初期,社会上充斥着厚葬的不良风气,为此,唐太宗李世民专门颁布了诏书《戒厚葬诏》,要求所有臣民崇尚节俭丧葬。诏书说:“死者终也,欲物之反于真也;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富者越法度以相高,贫者破资产以不逮。徒伤教义,无益泉壤。为害既深,宜有惩革。其公以下,爰及黎庶,送终之具有乖令式者,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勋戚之家,录状闻奏。”大意是:所谓死,就是生命的终结,也就是让事物返璞归真;葬,就是藏起来,让人不能看到。人们认为厚葬才是送终,修建高坟才是行孝,随葬的衣被、棺椁极度奢华,殉葬用品多为金银珠玉。富贵之家超越法度互相攀比铺张,贫穷人家倾家荡产也赶不上。这种厚葬的现象为害很深,应该革除。凡是公以下的官员以及平民百姓,从今以后,送葬的器物如有违令规定的,必须严查,依据情节的轻重给以治罪。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以及皇亲国戚、元勋功臣之家,要写成书面报告,呈奏上来。

  由于唐太宗提倡节俭,限制铺张奢靡的消费,使得贞观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由此可见,《戒厚葬诏》的颁布和推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扭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辽圣宗效仿唐朝,四次诏令“禁止葬礼杀马及藏甲胄、金银器玩。”兴宗朝明确各等级殉葬所用器物,规定宰相、节度等可用银器随葬,其他等级的贵族不能随葬金银器。为了满足需求,人们只好找其他替代品。陶瓷类产品生产工期短、数量容易满足,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再加上唐三彩有作为明器的传统,辽三彩器自然而然成为辽代中后期随葬器皿的首选。(雷焕  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