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报——人生为谁而活?
标签:
烟火人家西安日报品鉴影评网刊选稿 |
分类: 影视杂谈 |
近日热播电视剧《烟火人家》,根据易难的小说《她和她的群岛》改编。
故事围绕孟家的三代女性展开,主要讲述了大家长乔海云、性格各异的孟家三姐妹孟明玮、孟菀青、孟以安,以及三姐妹的女儿们在经历家庭及婚恋等种种问题与困惑后,彼此支撑、各自成长的温暖故事。该剧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冲突的家庭世界。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都在努力地探索着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更广阔的社会责任?这一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个人的感受被交织在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纠葛之中,想要得到答案,就要逐层剖析,直到面对真实自己。
徐帆饰演的孟明玮,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她的一生似乎都在为家庭而活。她的世界被母亲、两个妹妹、女儿、丈夫和家务填满,她的喜怒哀乐都与这个家庭紧密相连。然而,当她的女儿李衣锦选择了与男朋友周到一同去男方家过年,并因此失联、不接她的电话时,孟明玮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所有人必须回家过年,是她的母亲也是家族的大家长乔海云定下的“铁律”,之前从未有人打破这个规矩。女儿“背叛”自己,让她难以接受。这种冲击,不仅仅是因为女儿的不听话,更是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她已经开始无法掌控女儿的生活,她觉得如此一来无法再确保家庭完整与和谐,像之前那样。因此,孟明玮坚决反对女儿和周到相处,逼迫女儿相亲,到女儿单位闹,种种强迫与越界,只能把女儿推得越来越远,母女关系也岌岌可危。看着原来顺从的女儿开始了这种意识上的独立思考,她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也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念,难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就只是为了家庭,而不用考虑自己?
李衣锦和周到,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他们也会被亲情安排甚至越界束缚,但最终还是想追求自由、独立,愿意为了爱情去冒险,去打破家族的传统观念。然而,他们的选择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男方家过年时,李衣锦被迫喝下加了鸡血的水,满足长辈的要求,祈求来年诸事顺利、早生贵子。这一幕,无疑是对她个人选择的极大讽刺。她原本是想改变自己,但最终却被过去的陋习束缚所困。这种矛盾与冲突,让人不禁思考:人究竟怎样才能活得更加舒展、自在?
这部剧之所以能让观众感受到共鸣,有原生家庭带来的性格影响,家庭关系背后的真相,还有各年龄阶段的危机、困境以及成长。剧中其他人物,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探索着生活的意义、个人的价值,重塑和亲人的关系。宋春丽饰演的乔海云,是一个严厉而又有原则的母亲,她希望家人都能按照她的期望去生活。然而,当她的期望与子女的选择发生冲突时,她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孟菀青、
孟以安等角色,也都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为了不同的目标而努力。
电视剧中,主要角色之间的互动与碰撞,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她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冲突、每一次和解,都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她们都在努力地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最初选择了什么,都需要透过家庭表象,去找寻并接受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并勇敢面对,用真诚与爱去化解、去疗愈。
《烟火人家》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剧情安排,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她们的喜怒哀乐。镜头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她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情感与力量。
尽管《烟火人家》在表现人物与情感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某些剧情的处理上,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刻意或夸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感。此外,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也不够深入,未能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瑕不掩瑜,《烟火人家》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描绘,让我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究竟是为谁活着?怎样才能活得更加自如?只有当我们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答案时,才能真正地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前一篇:内蒙古日报——悠悠往事逾千年
后一篇:西安日报——时代和人性的交响

加载中…